八上生物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生物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9-16 08: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星期


班级:
授课人:
日期:



教学内容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水螅和涡虫的外形、运动、消化以及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探究水螅和涡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联系生活,知识拓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概括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辩证思维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重点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开学第一课
1.复习七年级上册植物类群;
2.建立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框架;
3.提出问题: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
引入新课
欣赏视频:海葵
提问:海葵属于植物还是动物呢?
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过渡到本节内容。
推进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填写表格
1.自主学习时间:5分钟
2.自主学习内容: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2-P7,完成学习任务。
3.自主学习评价:屏幕展示,自我测评
补充知识: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要辩证看待问题。
活动二:实验探究——水螅和涡虫谁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
实验探究过程:
观察水螅和涡虫的外形和运动
观察水螅和涡虫的捕食以及水螅的纵切切片和涡虫的整虫装片
分析与讨论:
结构:身体对称形式,体壁胚层情况,消化系统结构等。
功能:捕食与消化情况。
得到结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说明涡虫的适应环境能力较水螅强一些。
(
概括分析,学会应用类比与对比。
体现学以致用。
)通过探究分析水螅和涡虫的特点,尝试区分出其他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根据图片,选一选,哪些是腔肠动物?哪些是扁形动物?
表扬学生,培养学习信心。
(
锻炼阅读理解能力,高度概括大意,做出总结。充分锻炼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三:资料分析——大多数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请阅读资料,想一想,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学生总结归纳出寄生特点:消化系统简单,生殖系统发达。
(
联系生活实际,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网络学习化。
)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防治一些疾病:
情感升华:学习的意义。
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预防血吸虫病;
了解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预防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
了解绦虫的生活史,预防肠绦虫病、囊尾蚴病等
(
指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
)过渡:可以登录深圳疾控防治中心,了解更过相关内容。
活动四:总结比较——表格归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
通过回忆七年级植物的知识,对比分析,获得结论。带领学生建立总知识框架。
(
通过自主学习,充分
培养学生
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归纳对比能力。
)
(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这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建立起来的实验探究意识。学法指导。
生物学观点渗透。
)




(




)
(
主要生物
)
(
水螅、水母、海葵、珊瑚虫、海蜇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
主要特征
)
(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表由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
(
扁形动物
)
(
主要生物
)
(
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
(
主要特征
)
(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
有口无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