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
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比赛中的搭配问题,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2.方法和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应用意识。
2学情分析评论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乡中心小学的学生,而且不是自己本班的学生,因此课前咨询了他们的授课教师之后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数学知识基础、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经验,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规律进行简单分析推理,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参与探究学习比较困难。基于这个情形,我尽可能在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上多关注学困生,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学难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本校教师之间乒乓球比赛的图片。
教师活动:
1、PPT展示本校教师之间乒乓球比赛的图片从而引入课题。
师:知道老师是教什么的吗?数学的应用广泛吗?这张图片大家熟悉吗?你能根据这两张图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或者哪些与比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活动:
生口答。
(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在问答间顺利融入教学情境。)
(二)、揭示课题:比赛场次。
教师活动:
2、师提取学生回答的数学问题后小结:关于教师们之间比赛了几场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咱们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咱们来深入探讨与比赛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比赛场次。
学生活动:
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
设计和学生交流之后出示本校教师之间乒乓球比赛的图片,目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拉近学生和本校教师们的距离,在自由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意的往比赛上去引导,从而顺理成章的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比赛场次。
活动2【讲授】二、提出问题,引发探究评论
(一)、明确淘汰赛和单循环制比赛的区别
教师活动:
1、PPT出示淘汰赛的模拟场景。(两个两个的比赛,比赛后输的淘汰,赢的进级。)
师:像这样的比赛叫做什么制度下的比赛呢?谁尝试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种类型的比赛。
师小结补充:淘汰赛是指两个两个的比赛,比赛后输的淘汰,赢的进级。
学生活动:
生口答。
生齐读淘汰赛规则。
设计意图:
设计明确淘汰赛和单循环制比赛的区别,目的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迅速确定比赛规则,从而顺利达到学习要求。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两种比赛的规则,有助于锻炼学生提取数学知识,组织数学语言的能力。
教师活动:
2、PPT又出示单循环比赛的模拟场景。(每两个人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
师:继续努力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种类型的比赛。(再次强调一定要用自己的话。)
学生活动:
生口答。
教师活动:
师综合回答内容后小结
补充:单循环比赛就是每两个人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强调关键词)
学生活动:
关键词:1、两个人之间;
2、比一场。
生读单循环比赛规则。
设计意图:
总结关键词,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当中有用的主要的数学信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找准关键词还能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必须简洁严谨。
活动3【活动】二、提出问题,引发探究评论
(二)、比赛场次计算。
教师活动:
3、PPT出示:
张店中心小学有8名老师参加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个老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分步出示以下问题:(1)、这是哪种赛制的比赛?
(2)、自己动手,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排一排或者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场比赛?
(教师巡视,有目的的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
(汇报前师把有代表性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师:这儿有几位同学的作品,下面咱们请这几位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
学生活动:
生到台前汇报自己的想法。
(预设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1、画线段后打箭头或连线。2、列表格。3、一一列举。)
教师活动:
小结:7+6+5+4+3+2+1=28(场)
老师们一共比赛了28场。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新知的动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走进新知,他们才有探究的欲望,才有解决新知的冲动。自己动手,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演示与语言相结合。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后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发言的欲望,并注重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活动4【活动】二、提出问题,引发探究评论
(三)、小小游戏,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规律
。
教师活动:
4、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规律。
规则:我们用握手的方式表示比赛。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我们就握手一次表示比赛。
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
(预设:学生分别上台握手:2名学生握手;3名学生握手;4名学生握手;5名学生握手...)
设计意图:
用游戏的方式模拟比赛来探究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具操作性,可行性。有勇气到讲台上参与这个游戏,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锻炼,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发动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展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数学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讲台表演的同时列表统计:
2名学生
握1(次)
3名学生
握1+2=3(次)
4名学生
握1+2+3=6(次)
5名学生
握1+2+3+4=10(次)
师:游戏还要继续吗?
6名同学握手还要展示吗?7名呢?10000名呢?找到规律了吗?n人呢?
学生活动:
(预设:
生1答:做加法,从1加到比总人数少1人。
生2答:如果有n人握手,就从1加到(n-1)。)
生口答:
关键词:
1、少1人;
2、从1连续加。
设计意图:
游戏进行的过程中,适时地发动学生动脑筋思考其中蕴藏的规律。从6人、7人、1000人等实际数字的列举中,循序渐进的引出n人握手,总共握了几次,就从1加到(n-1)。
教师活动:
师小结:
1、规律:相加数字的个数比参赛总人数少1,并且是从1连续加。(强调关键词)
2、师: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就在于,咱们能够一起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复杂的问题或者数字简单话,咱们自己总结出规律,从而更轻松的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己摸索出规律的喜悦还慢慢的充斥在学生的心中,洋溢在学生的脸上的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习数学的趣味性,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也就是体会数学的简洁性,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活动5【练习】三、智慧城堡来闯关。评论
教师活动: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的特别开心,大家有没有学到新的知识?那么老师给大家设置了一点小小的障碍,同学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去闯智慧城堡吗?
比赛结束了,8名老师和4名评委纷纷合影留念,每两个人之间都要拍一张照片,摄像师准备了2张胶卷,每张胶卷最多只能拍36张,这些胶卷够吗?
师:用自己的力量,又快又准确的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
生到台前板演。
(预设:8+4=12(人)
1+2+3+4+5+6+7+8+9+10+11=66(张)
36
2=72(张)
72(张)>66(张)。
设计意图:
用闯智慧城堡的方式,及时的反馈练习。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巡回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接受状况。
学生到讲台板演,台下的学生认真审查讲台上同学的板演内容,并和自己的内容相比较,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相互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