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认识折线统计图
设计思路
整节课的设计重点是认识折线统计图,会找折线统计图上的相关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整体建构。1.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研究,努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引入由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知识迁移中建立对折线统计图的认知。2.精选素材,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素材。根据地域特征,选用枫泾古镇月客流量作为统计的对象,包括练习中的病人体温的变化和金山区气温的变化,都是学生身边经常能看到、感受到的素材。
3.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升。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猜测、验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表达和归纳,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3.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能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观察折线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折线的升降看变化的情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引出折线统计图
1.欣赏枫泾古镇风景、美食图。
欣赏
学习能力:会欣赏
出示“2018年枫泾古镇游客量统计表”:得到什么信息?你还知道什么方式可以较直观地呈现这些信息?
观察联想运用
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学业成果:重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出示“2018年枫泾古镇游客量统计图”:(1)组成条形统计图的要素?(2)新观察到哪些信息?
观察对比
学业成果:通过对比,感悟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4.条形的高低是怎么变化的?
用手势表示
学习习惯:会用肢体语言。
5.出示“折线统计图”。
观察
学习习惯:善于观察。
教学意图: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组成部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意义,为引出折线统计图做铺垫。
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1)通过动态演示,哪些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他要素呢?(2)小结:条形变成了由圆点和线段组成的折线;统计图上标题,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人数,每一小格表示5万人,单位没有变,这样组成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
学生观察、思考。
学习兴趣:激发深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兴趣。学习习惯:养成会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学业成果: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点的位置认识:(1)图上的圆点表示什么?(2)小结:折线统计图上每个圆点所在的位置是条形的最高处,表示对应月份的游客数量有多少。
同桌之间交流、汇报。
学业成果:认识圆点表示的意义。
3.线的升降认识:连接相邻两点的线段中,有上升、水平和下降,分别表示什么?
观察
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学业成果:认识折线表示的意义。
线的升降幅度认识:线段升降幅度表示什么?以2.3月份为例分析。哪个月游客量不变?少量增加?大量增加?少量减少?大量减少?
小组讨论、汇报。
学习能力:养成会对比发现的能力。学业成果:认识折线升降幅度表示的意义。
教学意图:通过从折线统计图上“点”、“线”的分析,深入详细的认识折线统计图,感悟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优势。
三、发现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
1.比较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你觉得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体现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除了体现数量的多少,还能体现数量的变化。出示:“中国几大古镇2011年游客量折线统计图”:这样表示合理吗?为什么?
观察、总结。
学习能力:培养对比发现共性和异性的能力。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学业成果: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
教学意图:
通过分析具体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到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的,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分析折线统计图蕴藏的信息
1.出示“病人体温记录统计图”和“2018年金山区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四人小组,选择一张折线统计图分析、汇报。
学习兴趣:通过折线的走向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美,激发研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学习能力:培养协作、共享共赢的能力。学业成果:发现折线统计图蕴藏的丰富信息。
2.出示时间和路程之间关系的折线统计图:
根据折线统计图编一个小故事。
学习能力:培养读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善于观察。学业成果:进一步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抽取信息的能力,把抽象的图像转变为语言的能力,并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意义。
五、全课总结
(1)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回顾全课。
学习兴趣:能认真倾听,正确表达。学业成果:能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意图:通过整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比较深层的认识,此时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折线统计图的组成及意义。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名称、横轴、纵轴、单位、(条形)折线点(位置):数量多少
上升-增加
线(趋势):水平-不变
数量变化
下降-减少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前两次的磨课要顺许多。每一环节都能与学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读取其他折线统计图的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发现很多信息。不足的是,在每个环节小结时有点啰嗦了,可以让学生来汇总,最后我简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