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课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16 10: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第二课
基本问题
美术作品由哪些元素组成?我们如何进行鉴赏活动?
情景导入
在美术馆中,我们发现不同的作品会给人不同的感受。有些作品雄浑磅礴,让人振奋;有些作品肃杀寂寥,引人忧伤;有些作品和,温情脉脉。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感受?
(一)线条
(二)色彩
(三)材质
(四)空间
一、形式
二、内容
(一)题材
(二)主题
(三)情景
美术作品的元素
(一)线条
线条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元素,它是点的运动轨迹,在绘画中的实线来自笔迹的游走,即便没有画出实线,运动的方向、目光的指引也可以让观者在心中感受到线条的存在。
《二羊图》是由元朝赵孟頫所创作,图中画一羊低头吃草,一羊昂首瞻望,周围不着背景。右面的山羊张口睁目,尾巴上翘,身子向右而头部朝左,背部线条自然弯曲,羊毛轻软直长,描绘工细。左面的绵羊昂首而立,身躯朝左,头部右侧毛卷而短。全图纯用水墨画出,却显色斑斓之状。构图空疏,应是受到唐、宋家的影响。
作品赏析
从画面来看,两羊体表特征差异最明显的是羊毛,山羊毛长而浓密,绵羊毛则短而稀疏。两羊站立的姿势相对,身躯相反。头部的回转呼应,使二者产生密切联系。山羊俯视,绵羊昂首,形成上下对应。山羊蓄势待发,有动感;绵羊神态安详,显得静穆,一动一静,意趣横生。此画所绘两羊特点突出、个性鲜明。山羊的毛质通过笔墨的干湿和浓淡加以区分,羊身体各部,如头、耳、眼、双角和四足,都用不同的笔法来强调。两羊的绘画手法,显示出画家熟练的传统画技巧。画中除两只羊外,没有任何背景衬托,构图与唐代韩滉《五牛图》颇为类似。赵孟頫或摄取《五牛图》的艺术手法,巧妙吸取了唐画的精致之处。
《二羊图》,纵25.2厘米,横48.4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画幅左侧自题:“余尝画马,未尝画羊。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子昂。”钤“赵氏子昂”、“松雪斋”二印。画心上方又有乾隆皇帝于1784年御题,曰:“子昂常画马,仲信却求羊。三百群辞富,一双性具良。通灵无不妙,拔萃有谁方。跪乳畜中独,伊人寓意长。甲辰新正月,御题。”钤“古稀天子”、“犹日孜孜”二印。
《荆棘丛兰图》(局部)是清代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图卷以兰、竹为题,间以山石。画法豪纵,以草书中竖长撇之笔绘写兰丛,高低侧欹,各不相同,花姿花色也各有秋。竹丛空灵润秀,神韵俱全。画卷末是一丛生长于荆棘之中的兰花,开花远盛平常兰丛,正中作者自题之中所说“无小人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更硕茂矣”的词意,反映了画家卓立不群、坚贞高洁的品格。
画作内容:
此长卷画大体可分为前后二大段,前段画兰花六丛,兰花参差错落,舒展飘逸,风致翩翩,笔墨饱满,线条流畅而富有弹性,行笔起讫有序,气脉贯通,自然地显现出花叶的翻转变化和秀爽的姿态,叶肥花盛,清新可爱;画的后半段,画竹十余干,皆为折枝竹竿,截头去根,只画竹竿中段处。竹竿直斜倚侧,有的相互交织,有的枝叶茂盛,有的枝疏叶散,但竹枝则挺然劲秀,用枯笔浓墨,表现出竹竿具有坚韧的性格。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旧属扬州府)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权贵,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秀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著有《板桥全集》。因其独具艺术创新的言行和长期流寓扬州卖画,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荆棘丛兰图》
作品赏析
朴实的农村中,传来了熟悉的'咚不隆咚"声。一位老货郎手摇着拨浪鼓,费力地挑着百货杂物走城串乡来了。一名还在喂餵乳的村妇,闻声赶上前来。大小娃儿们跟着围在一旁,又是焦急又是欢喜:争相向母亲示意哪个玩具好玩新奇;性急的,索幸自个儿爬上摊子抓取了!
南宋时,画院曾流行描绘农村生活的情态,个中翘楚,首推李嵩。在这幅《市担婴戏图》里,可以亲眼目赌这位老画师画技的不凡。只消看看货郎担上、身上所披挂的各式膏药、杂货与童玩(据画上提示有“五百件”),就已足够令人眼花缭乱,技艺的超群也就不言而喻了。除此之外,画中在描绘货郎为生计辛勤奔波、村妇为家计费心盘量的同时,画家能匠心地摹绘孩童的无邪天真,更在在显示刻划手法的独到与细腻。李嵩出身民间工匠,对农村生活的观察,体会尤深。在图1这幅图中,他以精准、顿挫有致的笔法,既呈现出市井小民的情态,也展现乡野浓厚的生命气息,可说是一件杰出、令人动容的小品。
《市担婴戏图》(册页)(绢本设色)25.8厘米X27.6厘米
[南宋]
李蒿
台北“故宫博物院”

探索于发现
参照本科对《市担婴戏图》的分析,尝试对戈雅《1808年5月3日》的线条运用进行鉴赏。
1808年5月3日(布面油画)约268厘米X347厘米
1814年
戈雅
[西班牙]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是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该图是一幅带有英雄和悲剧情节的作品,在黑色的夜幕下,远处的房屋、天空等淹没在黑暗中,光线明亮的地方正是即将被杀的起义者所在的地方。侵略者士兵正举起枪准备处决这些起义者,站成一排的士兵端着枪背对着观众,但却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无情、冷酷和残忍,即将被处决的起义者们面对着观众,他们有的表情愤怒、誓死不屈,有的面露恐惧,在他们的旁边是已经躺在血泊中的同胞。该图是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一副杰出的爱国主义历史画,画面中的色彩也运用的恰到好处,黑色的夜幕、被处决者的衣服、士兵冷冰冰的背影等相互呼应,画面中心高举双臂、穿白色衣服的男子突出了枪杀的主题,也是画家抨击侵略者残暴的方式。
[1]
该画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立体感很强,并充斥着艺术的张力。
创作背景:1808年拿破仑的雇佣军入侵西班牙,腐败无能的卡洛斯王朝不战而降,不甘心做亡国奴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5月2日,首都马德里附近的爱国志士在太阳门下发动了反抗侵略的武装起义,不幸起义失败,法国军队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接着,法国军队无视西班牙的独立地位,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于5月3日的晚间和次日凌晨,枪杀了数千名起义者。极富爱国热情的画家闻知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极为愤慨和恼怒,挥笔创作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正如画家本人说的那样:“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
(二)色彩
色彩来源于自然光的分解。在美术作品中,色彩善于吸引注意、唤起情感,是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元素。
相关链接
《古画品录》与谢赫六法
谢赫经历齐梁梁朝,他的《古画品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鉴赏专著,品评了魏晋以来27位画家。谢赫以六法评论绘画的优劣,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他把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放在首要位置,往下是用笔、写形、赋彩、构图与临摹。六法具有总结性,因谢赫并没有详解,后来的理论对它做了大量阐述,影响极为深远。
《八十七神仙卷》
(局部)(绢本水墨)
全图30厘米X292厘米[北宋(传)]
佚名
徐悲鸿纪念馆藏
《戴草帽的自画像》
(布面油画)
40.6厘米X31.8厘米
1887年


[荷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生活的欢乐》(布面油画)
马蒂斯
《静物》(布面油画)
莫兰迪[意大利]
《捣练图》(局部)(宋摹本)[唐代]
张萱
《枇杷山鸟图》(绢本设色)
[南宋]
林椿
探究与发现
看看窗外,要尽可能忘掉看到的事物(树木、房子、操场),只去发现其中细节处的色彩变化,并描述出来。
(三)材质
美术是基于材料的创造,绘画需利用水墨、油彩,雕塑需利用金铜、泥石,建筑需要利用夯土、木架,正是材料的物质形态确保了作品的存在。
《空间中的鸟》
(青铜)
137.2厘米X21.6厘米X16.5厘米
1928年
布朗库西
[罗马尼亚]
美国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作者简介
《空间中的鸟》是布朗库西的作品。现代雕塑的先驱布朗库西(1876-1957),罗马尼亚人,20世纪现代雕塑的先驱和本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
《空间中的鸟》是件青铜雕塑,看起来象飞向空中的鸟的翅膀,上端尖、下端有一柔和曲度,比例和谐,线条优美。虽然把飞鸟简化到几乎难辨的程度,但却能引发人们对空中飞鸟的联想,这件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布朗库西对金属材料表现力的把握。布朗库西开辟了现代雕塑的道路,后继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他的影响。
《双喜图》(绢本设色)193.7厘米X103.4厘米
[北宋]
崔白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四)空间
在我们日常的视觉世界中,人物都是
在三维空间中活动,物品都是在三维空间中安放。对于二维艺术而言,空间则是虚构的,是用多种手段对真实空间的模拟。
雕塑是空间性的美术,体块与空间构成正负关系,共同塑造出雕塑的品格。
《轰炸》
(铸铜)
116厘米X90厘米X35厘米
1946年
滑田友
中央美术学院馆藏
画中的婚礼在阳光明媚的广场举行,而不是在教堂进行,视觉中心是代表神的意志的主教主持仪式,约瑟将订婚戒指戴在玛利亚的手上。其余人物分列两侧,形成对称构图,左右两边分别两组男女青年·玛利亚后面的一组女子是她的女友,而约瑟背后男青年则是求婚者·他们手执求婚标志的棍棒,谁的棒头开花谁就是命中注定的玛利亚的未婚夫。背景人物构图,有单独的有三五成群的散落而有秩·人两边的两组使画面向两边延伸增加场面的宏大·前景人物呈长方形排列两边延伸,体现婚礼的庄严。
《圣母的婚礼》
(木板油画)170厘米X118厘米
1504年
拉斐尔
[意大利]
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馆藏
《早春图》是北宋宫廷画家郭熙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此画创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郭熙晚年之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
《早春图》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1]
《早春图》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早春图》(绢本设色)158.3厘米X108.1厘米[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内容
(一)题材
题材是美术创作的取材范围,我们经常以此来划分作品的种类。每题类题材都存有共性,反映了特定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荷拉斯兄弟之誓》(布面油画)330厘米X425厘米
1784年
大卫
[法国]
法国巴黎卢浮宫藏
《血衣》(布面油画)
100厘米X150厘米
1972—1973年
王式廓
中国美术馆藏
(三)情景
艺术家的创作都有特定目的:或是传播思想、教化世人,或是营造意境、调剂精神,或是开拓新的视觉经验。
《呐喊》
(蛋彩、蜡粉、油彩、木板)91厘米X73.5厘米
1893年
蒙克
[挪威]
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藏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创作的版本(第三版)《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出
《怒吼吧!中国》(黑白木刻)
20厘米X15厘米
1935年
李桦
中国美术馆藏
相关链接
形势分析法与图像阐释法
形式分析法是对构成一件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和空间纵深等形式元素进行分析的鉴赏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审美特征、时代风貌和地域差异。图像阐释法是通过对作品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辨识与分析,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来理解作品主题的鉴赏方法。客观而准确的美术鉴赏是形式分析与图像阐释综合运用的结果。
《干草车》
康斯太布尔
《春到西藏》
董希文
《干草车》
(布面油画)
130.2厘米X185.4厘米
1821年
康斯太布尔[英国
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春到西藏》(布面油画)
150厘米X232厘米
1953年
董希文
中国国家美术馆藏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