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图
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通过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它们的特点,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关键: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四种立体图形特点,并初步形成抽象图形的表象。
教具准备:课件、四种立体图形模型、盒子。
学具准备:不同形状的糖果、眼罩。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糖果吗?(喜欢)今天吴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盒糖果。观察一下,它们形状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后反馈,糖果被分成了4类。
二、探究新知,掌握特点
㈠认识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第一类。请同学们把一类的糖留在桌面,其他放进盒子里。看看谁的动作快。
1.认识特点
①看一看。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发现面长长的平平的,角直直的。一共有6个面。
②摸一摸。让学生摸一摸,感受到长方体平平的面和尖尖的角。
2.明晰概念
①小结特点。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明确什么图形是长方体。
②借助实物理解特点。借助大小、颜色不同的糖果,强化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
3.发展空间观念,巩固长方体特点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长方体的样子,并说出其特点,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特点
师:生活中不仅一块糖是长方体,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
在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物体时,教师再次强调其长方体所具有的特点。
5.在比较中辨析特点
出示不同位置的长方体,让学生进行判断,在比较中明确长方体不因位置而改变其“长长的、角尖尖的、面平平”的特点。
㈡认识正方体
1.认识特点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把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和同桌分享想法后,明确正方体特点:正正方方的,摸起来平平的,角是尖尖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2.明晰概念
①小结特点。在操作中,让学生明确什么图形是正方体。
②借助实物理解特点。借助糖果强化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
3.发展空间思维,巩固正方体特征。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正方体的样子,并说出其特点,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特点。
5.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特点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是一对好兄弟,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他们?
㈢认识圆柱体
1.认识特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发现圆柱的特点。(上下一样粗,有两个面是平平的,很光滑,侧面可以向前滚动)
2.明晰概念。让学生明确什么图形是圆柱。
3.结合图片,巩固特点。
4.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特点。
㈣认识球体
1.认识特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识球的特点(圆圆的,能随意滚动,很光滑)。
2.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特点。
3.区分圆柱与球的特点。
4.教具对比,直观感受特点。教师借助教具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圆柱和球的特点。
三、分层训练,巩固特点
㈠连一连
完成书上71页的找一找,连一连。反馈时,强调图形的特点。
㈡我说你摸
1.教师描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戴上眼罩摸出指定图形。
2.学生描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戴上眼罩摸出指定图形。
四、回顾总结,明晰特点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再次明确四种立体图形特点)
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立体图形,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
五、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长长的
角尖尖的
面平平的
正方体:
正正方方的
角尖尖的
圆
柱:
上下一样粗
圆圆的
球
:
圆圆的
能随意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