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天安门-------认知、回忆和想象
象征--------历史--------审美符号
蕴涵-------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
一种是人文景观
天安门广场
黄山日出
(摄影)
《捣练图卷》(图)
《捣练图卷》唐
张萱(宋摹本)、绢本设色、此图描绘宫中妇女加工白练中的捣练
《捣练图卷》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穂(油画,1857年)米勒(法国)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后他一住就是27年,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与巴比松许多画家来往,和他们交流创作思想。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但是从米勒作品的意义来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美术作品-----艺术形态、作品形式-----差异
对比两幅作品《捣练图》《拾穗》
社会背景
画家-----考察-----表现意图
作品-----价值判断
宫廷妇女
优雅平和
贫穷妇女
辛苦劳做
美术鉴赏的对象
是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的过程
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
美术鉴赏的目的
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美术鉴赏的本质特征
是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在形式语言——不同特征
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具象艺术”--------------1
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的“意象艺术”--------------2
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抽象艺术”-----3
倒牛奶的女仆
(荷兰
维米尔)
1
2
3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所谓认识功能,就是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认识即可以通过由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舞蹈(油画,1910年)马蒂斯
由于宗教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文化
佛教:
四川乐山大佛
伊斯兰教:
享利
斯坦尼尔
宣礼楼
基督教:
波提切利:天使报喜
刘少奇主席在林区(油画,1964年)王德威
所谓教育功能,主要是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染与影响,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积极的观念与热情,具体而言就是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锐意进取。
奔马
(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
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思想。在主题上,他以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徐悲鸿给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