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泥土的生命
古代陶器与瓷器
2
陶瓷
什么是陶?
什么是瓷?
你见过或者身边有什么陶瓷吗?
中国最早的原始陶器是距今多少年在那被发现的?有什么特点?
彩陶出现距今多少年在什么地方?
仰韶文化(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
鹳鸟石斧彩陶瓮
尺幅: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
现收藏者: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作品简析:
(庙底沟类型)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鹳鸟和鱼分别是原始社会两个部落的图腾崇拜,它们代表两个氏族部落的兼并;石斧象征的是权利。鹳鸟和鱼面对石斧,寓意先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标志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
作品几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
庙底沟彩陶:中多见是花瓣形图案,红底黑花或先罩白色陶衣而后绘彩
使图形越发鲜明、美观、多绘与陶盆的肩腹部。
人面鱼纹盆
(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新石器时代
彩陶舞蹈纹盆(马家窑文化)
盆外壁的花纹是花朵抽象表现,其图案的构成具有相反相成的互补作用
彩陶盆(庙底沟类型)
米字纹瓮
彩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新石器时代
涡纹双耳
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
高30.8厘米
黑陶薄胎高柄陶杯
(山东龙山文化)
黑陶是在烧造过程中,采用渗炭工艺制成的黑色陶器。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素
陶
丝绸之路一景
中国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模型图)
明永乐三年—宣德八年(1405—1433年)
比例1:40,长315厘米
这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帅船。文献记载:长44丈4尺,阔18丈。按一明尺为0.2853米折算,船身总长125.7米,总宽51米,
排水量14800吨,载重量7000吨。
此船属福船型。
模型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古船研究中心制作。
埃及出土的中国瓷片
中国瓷器艺术
唐代——
秘色瓷
宋代——
青瓷
五大名窑:官、哥、汝、钧、定
元代——
青花瓷
明代——
五彩、斗彩瓷
清代——
珐琅彩
瓷器:以瓷土(高岭土)和石英、长石等为原料在1200℃以上高温下烧制而成。
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东汉时期烧制成功真正意义上得青瓷器。
青瓷楼阁人物瑰瓶
西晋(246---314年)
越窑青瓷器
越窑类冰
青釉凤首壶(唐)
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器。陕西西安郊区出土的隋大业四年(
608
年)宗室贵族少女李静训墓中,发现了多件精美的白瓷小扁瓶、小盒、小罐等。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一件白瓷龙柄鸡首壶,
高
26.4
厘米,通体以片纹白釉装饰,造型修长俏丽,夸张的龙首柄和昂首高鸣的鸡头更增添了华美的装饰效果。这批白瓷釉色已不见泛青或泛黄现象,说明白瓷工艺已走向成熟。
邢瓷类银
唐代秘色瓷
官窑瓷
官窑瓷器,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官窑迄今尚末发现窑址,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先后建立了修内司官和郊坛官窑。历代对官窑评价很高,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有识之者”。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南宋官窑是宋室南迁以后在杭州设立的新窑。南宋官窑产品以洗、碗为多,一般无纹饰。多有开片,但与汝、哥纹片不同。此外还有坯薄釉厚的制品。
官窑瓷
河南开封(北)
浙江杭州(南)
哥窑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
纹
片
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
网形纹、梅花纹、
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
的
特
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传世哥窑器为数不少,但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开片(纹片)贯耳炉
哥窑瓷
汝窑瓷(河南宝丰)
汝窑为宋代
“五大名窑”之一。过去一直以为汝窑窑址在临汝县境内,而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临汝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发掘工作后,仍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1986年底,考古工作者再一次进行实地调查,终于在与临汝相邻的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发现了汝窑窑址,并出土了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从而揭开了汝宫瓷之谜。宝丰县在宋时属妆州,故名。汝宫窑的烧制时间短,一直都作为贡品,所以民间流传甚少,
南宋时己属
“难得”之物,视为珍品。
汝瓷釉花口碗
(宋)
汝窑瓷(河南宝丰)
钧窑瓷
(河南禹州)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故名钧窑。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釉中有
“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1到10的数字。
紫红色釉瓷器
(以铜为呈色剂的釉料)
玫瑰紫釉盆托
钧窑瓷
(河南禹州)
钧瓷红斑三足炉
(宋代)
家有万贯不止钧瓷一片
定窑瓷
(河北曲阳)
定窑: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定窑白釉出戟莲瓣瓶(宋代)
定窑瓷
(河北曲阳)
造型为一俯卧的儿童,双臂抱拢,枕于头下,侧首上仰,双足拱起。此枕以儿童俯卧形成的弯曲下凹的背部为枕面,构思巧妙,既可作实用品,又是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
儿童形象刻画细腻传神,脸部饱满,宽额大耳,眉毛高挑,双目圆睁,鼻子小巧挺直,小嘴鼓凸,把稚气未脱的童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惹人爱怜。在头顶两侧各扎一髻,为我国古代儿童常见的“勃角儿”发式。儿童左手垫头,右手拿绣球,上缀丝绦蝴蝶结。身穿长袍,外罩背心,下穿肥裤,足着软靴。衣纹处理简洁流畅、疏密得体,很好地表现出衣物的质感,绣球及袍服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枕座为椭圆形,有一周浮雕纹饰,为“开光”布局,两头开光为椭圆形,
中间两面为菱花形。
四组开光内皆饰卷草纹,
外饰云头纹,两者不处在同一平面上,前者低于后者,纹饰层次分明,雕刻细密,富于装饰性。
此枕通体施釉,质地乳白,釉面均匀,益发显示出造型的清纯可爱。这种孩儿枕传世仅此一件,为稀世瑰宝。
定窑瓷白瓷孩儿枕(宋)
古代陶瓷制作和烧制的全过程(组图)
中国从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器,制瓷曾经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技术。
?选泥和泥?
?拉坯
施釉?
?喷釉?
装窑?
?
祭神?
出窑?
元代青花瓷
青花瓷鸳鸯莲纹盘(元)
青花是以含钴的色料在瓷坯上绘画纹饰,施釉后,经高温烧成,呈现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装饰效果。唐、宋时期青花已有少量制作,元代烧制成熟,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性品种。这件青花花口盘体现了元代青花瓷的工艺水平。盘心绘莲池鸳鸯,外绕一周缠枝莲花,口沿饰几何纹。青花色调明快、蓝白相映,具有独特的装饰意味。
青花瓷鸳鸯莲纹盘
(元)
明代代表性瓷器
明成化斗彩瓷
五彩瓷
祭红瓷
?釉里红缠枝菊玉壶春瓶?
明朝时期??
高32.1厘米
口径8.4厘米
腹径20.1厘米
底径12.2厘米
清代珐琅彩
此盘造型呈盛开的花朵,由十二个花瓣状小盘组合而成,形态优美,使用便利,可分可合,是清代官窑瓷器中的优秀设计。器表以五彩描金花蝶纹装饰,每一小盘内的花蝶形态各异,而在整体上仍十分和谐统一。这类攒盘在清代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瓷器中并不鲜见,传世品中就有圆形、多边形、各式花形等。
五彩是我国明清时期主要的彩绘瓷品种之一,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多种彩料绘画纹饰,再经第二次烧成,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此盘除运用常见的彩料描绘外,还饰以金彩,更显华贵。
五彩花蝶纹攒盘(清)
直径49.8厘米
高2.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清)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高6.6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造型端庄,
胎体极轻薄。
碗外壁绘湖石牡丹,花朵盛开,红、白、黄、紫,各色兼备。雄雉鸡立于湖石上,延颈回首,顾盼多情,长尾上扬,彩羽灿然;雌雉鸡从花丛中探出头来。画面描绘精细,色彩明艳。碗外壁还题有五言诗两句:“嫩蕊苞金粉,重葩结绣云。”诗的右上角有
“
佳丽
”,下有“金成”、“旭映”三方胭脂彩印章。底有“雍正年制”楷书款。此碗为雍正珐琅彩瓷的代表作品。
珐琅彩
珐琅彩是清代康熙时创烧的彩绘瓷品种,在烧成的瓷胎上用珐琅彩料绘画纹样,再经第二次烧成。
珐琅彩瓷器胎来自景德镇官窑
,
运至京城,在宫廷内绘画纹饰、烧制完成,专供皇家使用,选料讲究,不惜工本。雍正珐琅彩较之康熙时更为精致,大多在洁白的瓷器上彩绘。装饰题材大为丰富,花鸟、山水、竹石等皆有描绘,画面上配以题诗及印章,诗、书、画、印相结合,具有鲜明的绘画艺术特色。此碗纹饰与传统工笔重彩花鸟画的风格一致。
青花八吉祥纹扁瓶(清)
青花八吉祥纹扁瓶
(高50厘米,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清
此瓶是乾隆年间景德镇官窑生产的高档青花瓷,尺度较大,
造型庄重。
器表所饰青花纹样布局疏密得当,
主题突出,彩绘工整,色泽纯正,体现了清代中期景德镇官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瓶腹部八莲瓣内填饰的八种物品是具有吉祥寓意的佛教宝物,也称八宝。
荷兰德尔夫特窑仿制的青花八吉祥纹扁瓶,高53.7厘米,18世纪生产。
其尺度、
造型、装饰与景德镇窑制品基本相同,
但花纹细部有出入,
彩绘也不够细致工整。
两瓶相比较,不难看出工艺水平之高下有别。17、18世纪中国青花、五彩等瓷器名品大规模销往欧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争购的物品,西欧各国王公贵族无不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与此同时,他们也努力探索制瓷的秘密,学习中国制瓷技术,德、法等国先后于18
世纪初叶制作出瓷器,
并以中国瓷器为范本,大量仿烧。此瓶即为荷兰所仿,法国的仿制品也有传世。
商周是青铜的,瓷器是原始的。
战国是称霸的,瓷器是贵族的。
秦国是专制的,陶瓷是专用的。
汉朝是奢华的,瓷器是陪衬的。
三国是战乱的,瓷器是陪葬的。
晋瓷是官民的,越窑是褐斑的。
北朝是创新的,白瓷是革命的。
隋瓷是承启的,胎釉是不定的。
唐瓷是缤纷的,邢越是代表的。
五代是柴荣的,瓷器是讲究的。
宋瓷是儒雅的,内涵是极致的。
辽瓷是借鉴的,装饰是特色的。
金瓷是过渡的,名窑是没落的。
夏瓷是灵武的,剔刻是见长的。
元青是概念的,粉丝是最多的。
洪武是稀有的,碗盘是会瓢的。
建文是跑路的,落款是没有的。
永宣是苏料的,仿品是最多的。
成化是小件的,质量是最好的。
弘正是平等的,老龙是眼镜的。
嘉万是粗制的,回青是代表的。
崇祯是吊死的,落款是少见的。
顺治是出家的,花鸟是不错的。
康熙是好斗的,刀马是刚刚的。
雍正是淡雅的,价格是飑升的。
乾隆是繁缛的,洋彩是纪录的。
嘉庆是跟班的,特点是没有的。
道光是缩水的,质量是下降的。
咸丰是衰退的,窑厂是火烧的。
同治是病故的,权利是慈禧的。
光绪是回光的,反照是康熙的。
宣统是退位的,窑厂是改制的。
民国是八友的,浅降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