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
1教学目标评论
1、结合实物和图形,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2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在此学习之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他们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及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经验。有初步的实践活动的经验,能主动地研究问题,敢于创新,有初步地独立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初步的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很多学生已经知道“面积”这个词语,对于面积的学习有迫切的需求,更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但对面积的含义并不能说清楚。可见,对学生来讲,要建立起清晰的“面积”概念还比较困难,很容易将“面积”与“周长”混淆。
3重点评论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4难点评论
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什么是面积评论
一、理解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大小
(1)摸一摸
①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本和你一样的数学书,你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
②像这样再来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③我们选择橡皮的一个面,再来摸一摸。
④通过刚才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
⑤再摸(摸桌面、橡皮面,感受物体有大有小)
⑥现在你可以在教室里随意找几个物体,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
⑦(找一个摸较大物体表面的同学)老师很好奇,想问问你,摸的是哪个物体的表面,你有什么感受?
⑧谁摸的物体的表面比它小呢?
师:看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
(2)看一看(PPT出示)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此环节只在让学生感受封闭图形有大有小,同样的图形学生在比较时更直观】
①再来看大屏幕,认识吗?(出示一个三角形,2秒后再出示第二个,2秒后再出示第3个)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看来平时我们见到的封闭图形也有大小之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封闭图形有大有小】
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
2.揭示面积概念,并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1)揭示面积概念
师:边板书边说:那么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和老师齐读一遍“面积”这个新词)
(2)进一步说明面积的含义
①师:(举起数学书),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这个面的面积,
②(举起橡皮),橡皮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
③师:(PPt上出示“看一看”中的三个图形)指着一个三角形说:这个三角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说的同时三角形内部涂上红色,让学生感受三角形所占平面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④师: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吗?(找2个学生说一说)
二、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活动:准备一个信封,信封里标有①②③④⑤⑥号图形。①②是两个大小相差悬殊的图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③④是两个大小相差不多但重叠能够比较出面积的圆形⑤⑥是一个不易分辨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举一个图形,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
老师准备了6个封闭图形,请摆在桌面上。
师:找出①②号图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请你把面积较大的图形高高举起。同学们互相看看,看来你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师:再把③④号图形找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好好想一想,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会大一些呢?请你把面积较大的图形举起来,找一个同学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师:还剩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那你们动动脑筋,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出来,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借助老师给你的工具袋。动手试一试。
小组交流
汇报
【注意:在此环节,如果出现周长的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如果不出现,在所有汇报结束后,教师可像教材中提示那样说一说比较周长是否可以。在独立完成和组内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方法】
师:同学们坐好,学到这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是面积?再摸摸桌面,我们是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的,闭上眼睛想一想。
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1、观察并数一数
PPT出示,
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阴影面积等于几个方格?(口答)
②师:你们手中也有方格纸,这回你也设计一个图形,听好,要求面积为7个方格。
③学生作品展示。
④师:你发现什么了?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虽然每个人画的图形面积都是7个方格,但它们的形状不同。
四、小结
知识王国里还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