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16 10: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教——
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传入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
现存的印度桑奇大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是宗教建筑中的代表性实例。
桑奇大塔背面通道上的牌坊
《桑奇大塔》
塔门(局部)
树神药叉女





基督教产生在公元1世纪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313年取得合法地位。公元392年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占有绝对统治地位,以至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
先后创造出三种样式:
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
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建筑史上的一个高峰。








筑——
《华西里
·
柏拉仁诺大教堂》
(1555—1561年
俄罗斯莫斯科)







筑——







筑——
哥特式教堂助架劵墩、柱、飞劵示意图
《兰斯主教堂》

1211—1290年
法国)
《科隆主教堂》(1248——1880年
德国
科隆市)






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随着阿拉伯帝国(7——13世纪)的形成,伊斯兰教传遍西亚、北非和西班牙。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王朝以及印度的莫卧儿王朝(1526——1858年)也信奉伊斯兰教。
由于伊斯兰教教义的要求和大致相似的自然条件(干旱和炎热)等原因,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型制有一定的共性。重要表现在建筑结构上普遍以拱劵作为主要的结构手段,拱劵的形式多种多样;屋顶多采用洋葱头形的穹顶。
每个清真寺都有:提醒准时礼拜的“授时塔”(或称“邦克楼”“宣礼塔”“光楼”);
《奥马尔清真寺》(688—692年
耶路撒冷)




下列图片属于哪个宗教的建筑?
《圣马可教堂》
(11世纪重建
意大利
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