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16 23:19:05

文档简介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考
高二年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D
A
B
D
A
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
11.
(12分)
(1)
CH2=CH2
(2分);
(2)
bd
(2分)
(3)acd
(2分)
(4)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nCH2=CH2
(2分)
加聚反应
(2分)
12.
(12分)I.(1)2NM
(2分)
(2)正、逆反应同时发生
(2分)
大于
(2分)
(3)ad
(2分)
II.(1)正极
(1分)
(2)负极(1分)
(3)224
(2分)
13.
(12分)
(1)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2分)
b
(2分);
(3)硫酸、乙酸、正丁醇
(2分);
(4)过滤
(2分)
(5)126.1
正丁醚
(2分);(6)88%
(2分)
14.
(12分)(1)硫
(1分)
ⅥA
(2分)
共价
(1分)
(2分)
2Al+2NH33H2+2AlN
(2分)
2Na2O2+2H2O=4NaOH+O2↑
(2分)

(5)a
(2分)
15.(12分)
(1)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2分)
(2)多次计算求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2分)
(3)偏小 (2分)
(4)不相等(1分) 相等(1分) 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相等 (2分)
(5)2.4(2分)厦门英才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考
高二年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人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枲、麻、苘、葛,属禽兽与昆虫者为裘褐、丝绵。各载其半,而裳服充焉矣。文中的“枲、麻、苘、葛”和“裘褐、丝绵”分别属于
A.纤维素、蛋白质
B.糖类、油脂
C.纤维素、油脂
D.单糖、蛋白质
2.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B.氮气的电子式:
C.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D.苯的结构简式:C6H6
3.在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冶炼得到金属铝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
D.海水中含有钾元素,需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才可得到钾单质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含有3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
C.该有机物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一样
D.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
Na发生反应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使用的试剂
主要操作
A
FeCl2(FeCl3)溶液
过量铜粉
过滤
B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C
乙醇(水)
金属钠
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乙醇在铜催化下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
B.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
C.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NH3·H2O+SO2=NH4HSO3
D.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H3CH=CH2+Br2→CH2BrCH2CH2Br
7.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XZ2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已知含氧酸的酸性:H2ZO3>H2XO3,则Z的非金属性强于X
C.若单质W失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Y的氢氧化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对于以下反应:A(s)+3B(g)2C(g)+D(g),在一定温度和容积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He,由于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往容器中加入少量A,反应速率增大
D.无论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9.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C2H6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若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乙烷(C2H6)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B.负极反应式:C2H6+18OH?+14e?=2CO+12H2O
C.通入5.6L
O2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
D.燃料电池的优点之一是点燃时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电能而不是热能和光能
10.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经济区,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图为海水综合利用部分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B.过程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过程⑤只需要蒸馏即可得到单质Br2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到化合、分解、复分解和置换反应
二、非选择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1.(12分)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2CH3CHO+O2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12.(12分)I.在某温度时,在0.5L的恒容容器中发生气体M、N两种物质的相互转化,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的一瞬间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填“只有正反应发生”或者“只有逆反应发生”、“正、逆反应同时发生”),在t2时刻M的正反应速率_____M的逆反应速率(填“大于”或者“小于”、“等于”)。
(3)下列叙述能说明原反应达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M的同时生成2n
mol
N
b.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c.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II.被誉为改变末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O2进入的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迁移。
(3)若电池工作时转移0.04mol电子,理论上消耗标准状态下___________mL
O2。
13.(12分)乙酸正丁酯有愉快的果香气味,可用于香料工业,它的一种合成步骤如下:
I.合成: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1.5mL(9.3g,0.125mol)正丁醇、7.2mL(7.5g,0.125mol)冰醋酸和3~4滴浓H2SO4,摇匀后,加几粒沸石,再按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5.00mL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器回流支管下沿3~5mm,然后用小火加热,反应大约40min。
Ⅱ.分离提纯
①当分水器中的液面不再升高时,冷却,放出分水器中的水,把反应后的溶液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
10%的碳酸钠溶液洗至酯层无酸性,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去水层。
②将酯层倒入小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生成MgSO4·7H2O晶体)。
③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50mL蒸馏烧瓶中,加几粒沸石进行常压蒸馏,收集产品。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如下:
化合物
正丁醇
冰醋酸
乙酸正丁酯
正丁醚
密度/g·mL?1
0.810
1.049
0.882
0.7689
沸点/℃
117.8
118.1
126.1
143
在水中的溶解性
易溶
易溶
难溶
难溶
制备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如图1整个装置可看作由分水器、圆底烧瓶和冷凝管组成,其中冷水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3)分离提纯步骤①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是除去___________。
(4)在步骤②后(即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先进行___________(填实验揉作名称),再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蒸馏烧瓶中。
(5)步骤③中常压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应收集___________℃左右的馏分,则收集到的产品中可能混有___________杂质。
(6)反应结束后,若放出的水为6.98mL(水的密度为lg·mL?1),则正丁醇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精确到1%)。
14.(12分)X、Y、Z、R、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Z的单质常用于漂白工业;R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其氧化物常作耐高温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_______族。
(2)W与Z单质化合得到的物质属于_______(选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向其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工业上常用W单质与氨气在1700℃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坚硬耐磨的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化合物甲由元素X、R组成,甲能与水剧烈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为比较元素X和Y的非金属性强弱,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5.(12分)如图所示,在800
mL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50
mL
0.50
mol·L-1盐酸的100
mL烧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环形玻璃搅拌棒和一支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迅速往盐酸中加入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盖好盖子,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有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
(1)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若不盖泡沫塑料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次实验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NaOH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t2-t1)分别为①2.3
℃,②2.4
℃,③2.5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