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一、基于物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
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
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形成正确的运动观。
【科学思维】: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
运动的相对性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述了世界多样性的一面,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辩
证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性认识世界的意识。
二、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提升学生的物理观念是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故应以物理观念的角度思考教材的逻辑结构。《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节内容介绍了测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规范、科学地进行测量。在第一节测量基础上,渗透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本节内容围绕“运动”展开,教材先通过大量具体的事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进而让学生讨论、了解机械运动的特点,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学生对于什么是机械运动容易理解,但对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并不熟悉,或者说不清楚。教材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参照物在描述机械运动中所起的“标准”的作用。对同一物体的研究,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当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进而说明研究运动还需要引入“参照物”。后面通过学生讨论,建立“速度”概念,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乃至学习其他科学课程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但是刚接触物理,获取信息的过程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的支持。学生对运动不陌生,但对运动的相对性缺乏理性认识,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学生才能清醒地认识运动.在自然界里,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恶。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学生对于什么是机械运动容易理解,但对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并不熟悉,或者说不清楚。初中物理从学习简单的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教师是学生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应以学生身边的机械运动现象引入知识,以参照物概念为知识主线,带领学生经历需要参照物才能认识运动、运用参照物去判断运动、由于选择了不同参照物表现出运动的相对性的学习过程,并能初步具有“根据选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根据物体运动的状态描述来判定选择的参照物、合理选择参照物”的能力水平。
基于以上分析,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以“机械运动的研究”为统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以参照物概念为知识主线,突出参照物的“标准”作用,以关联生活经验为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审视生活中自己判断运动时的思维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关联,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机械运动的概念
2.
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
参照物的概念
2.
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并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四、教学环节和步骤
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认识运动
一、认识机械运动1、引入课题:你知道影视剧中的孙悟空腾云驾雾、超人的空中飞翔是怎样实现的吗?
以趣激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视频:如穿梭宇宙的彗星、奔跑的运动员、缓慢爬行的蜗牛。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什么在发生变化呢?
视频比图片更可视化、形象具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发现机械运动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位置发生变化。
3、总结机械运动概念: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利用PPT动画解释位置变化的两层含义:距离和方向。提出问题:机械运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还能举出其他的机械运动例子吗?
结合生活实例,
关联生活经验,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夯实机械运动的概念。
4、播放图片:认识其他形式的运动如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有效启发判断运动
二、参照物1、引出问题:一辆汽车飞速行驶,路边的同学觉得乘客运动得很快,而司机却觉得乘客没有动,是静止的。那么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为什么不同的人关于乘客运动状态会有不同的判断?
制造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在思维冲突中让学生感受在原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物体运动与静止时不自觉地选择了“标准”。
2、解释现象:路边的同学认为乘客运动,是因为乘客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变了。而司机认为乘客静止,是因为乘客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变,由此可见他们在判断乘客运动状态时所用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这个标准在物理学中叫做参照物。
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性认识是理解参照物的基础。
3、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1)概念学习: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某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讲解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以及参照物的选择。3)运用以上知识分析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上的宇航员的运动状态进行巩固练习
关联生活经验为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参照物的概念。并通过对宇航员的运动状态分析学会根据选定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学生活动理解运动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创设学生体验活动:将你的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请判断文具盒、水杯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出你选的参照物。引导学生分析文具盒和水杯的运动状态,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通过亲身体验明确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理解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这一过程突出活动体验和点拨领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学以致用
四、学以致用,巩固练习根据选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根据物体运动的状态描述来判定选择的参照物1、加油机与战机的运动状态分析2、揭秘影视剧中的孙悟空的腾云驾雾3、诗词中蕴含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照物分析
让学生感受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也感受到物理之美。
小结
五:总结:本节我们所学的内容有哪些?
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
作业
六:拓展性作业利用手机和家中的物品,拍摄一段小视频,
体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拓展性作业,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视野。
五、板书设计
1.2
运动的描述
一、认识运动:机械运动
二、判断运动:参照物
三、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突出点拨领悟
形成物理观念
突出活动体验
实现深度学习
认识运动
突出经验关联
实现知识生长
判断运动
理解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