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或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或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4: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十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S:32 Cl:35.5 K:39 Ba:137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2.荔枝是福建省的特色水果,各地皆有种植。某同学发现道路两旁原本翠绿的荔枝树叶发黄,为使其转绿,可为这些荔枝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CO(NH2)2
B.Ca3(PO4)2
C.KCl
D.KH2PO4
3.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5
g粗盐,用量筒量取10
mL水
B.溶解: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C.过滤: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过滤器内,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
D.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4.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D.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Fe→Cu
B.KNO3→NaNO3
C.Mg→MgO
D.H2SO4→HCl
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备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8.下列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物质
实验方案
A
O2、CO2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尿素、氯化铵、硝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用pH试纸
D
Fe2(SO4)3、NaOH、NaNO3、KCl四种溶液
仅用组内物质鉴别
9.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9题)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10.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0题)
A.OE段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段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第Ⅱ卷
本卷共6题,共70分。
11.(8分)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提示填化学式。
(1)在中国,我们的饭桌上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盐,这里的“盐”特指________。
(2)天安门汉白玉华表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它是________。
(3)波尔多液是一种无机铜素杀菌剂,配制时需要用到的盐是________。
(4)既可用来作发酵粉,又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是________。
12.(8分)分析比较Na2SO4、(NH4)2SO4、NH4Cl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NH4)2SO4中含有的相同离子是________。
(2)将这三种固体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氨味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选用下列一种溶液就能将这三种固体鉴别开,该溶液是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4)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SO4,选择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3.(15分)中国丝绸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染坊常用“石碱”碳酸钾(K2CO3)来处理丝绸。碳酸钾溶液呈碱性,能促进蚕丝表层的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本草纲目》中记载:“石碱,出自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蒿蓼之属,开窑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其获利也。”古代民间制取“石碱”的示意图如下:
(第13题)
(1)古代能用火折子点燃蒿草,用燃烧条件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蒿草留下的灰烬(草木灰)可作为农家肥,但不能和硫酸铵等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原水淋汁”溶解过程需要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置沉降后除去底渣的操作与实验室中________操作相似。
(5)制取“石碱”的木桶缝隙中会残留少量固体,可用稀盐酸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5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彩灯游戏”。
(1)串联彩灯:相邻的两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电流才能通过,彩灯才能发光。有下列七种物质,铁、碳、氧化铁、烧碱、稀盐酸、硫酸铜、纯碱。从上述物质中选择,每只彩灯代表一种物质,B为红棕色固体,A到E分别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第14题图1)
①A彩灯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C彩灯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彩灯,电源、开关处对应的一种物质分别与彩灯对应的四种物质均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四盏彩灯同时亮起。
(第14题图2)
①电源、开关处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Cu(NO3)2处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5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种盐。
(1)根据粗盐提纯过程,回答:①粗盐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操作进行初步提纯。
②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________里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
③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MgSO4,可加入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三种试剂(三种试剂均过量),三种试剂的添加顺序合理的为________(填字母)。
A.先加入Na2CO3溶液,后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
B.先加入Na2CO3溶液,后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C.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
D.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两者反应快慢是否相同?某兴趣小组针对该问题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
1
所示的实验。
(第15题)
①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滴入足量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
2
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所用时间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26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15

根据表格内容推断出图2中甲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与盐酸的反应。
②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图2中乙曲线表示的物质和稀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请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和图2数据,分析乙曲线表示的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16.(9分)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已知:K2SO4+BaCl2===BaSO4↓+2KCl。
(1)20.8
g
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写出计算过程)
(第16题)
答案
第Ⅰ卷
1.A 2.A 3.C 4.C 5.B
6.B 7.D 8.A
9.D 点拨:A.由实验③知,实验①中盐酸过量石灰水没有剩余,A不正确;
B.实验②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产生气泡,B不正确;
C.实验③中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实验①中盐酸过量,和实验②中生成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固体溶解,产生气泡,C不正确。
10.D 点拨: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
第Ⅱ卷
11.(1)NaCl
(2)CaCO3
(3)CuSO4
(4)NaHCO3
12.(1)SO42-
(2)Na2SO4
(3)B
(4)KOH
13.(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蒿草的着火点
(2)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3)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4)过滤
(5)K2CO3+2HCl===2KCl+CO2↑+H2O
点拨:(1)古代能用火折子点燃蒿草,用燃烧条件分析其原因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蒿草着火点。
(2)不能和硫酸铵等铵态氮肥混合施用,是因为碳酸钾溶液呈碱性,两者混合施用会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3)“以原水淋汁”溶解过程需要不断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4)静置沉降后除去底渣,是将底渣与溶液分离,与实验室中过滤操作相似。
(5)制取“石碱”的木桶缝隙中会残留少量固体,是碳酸钾固体,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CO2↑+H2O

14.(1)①C
②酸;2NaOH+CuSO4===Na2SO4+Cu(OH)2↓
(2)①Ba(OH)2
②产生蓝色沉淀
点拨:(1)七种物质中,只有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即为B,剩下六种物质能与氧化铁反应的只有稀盐酸和碳,只能是A和C;C能与D反应,碳不与铁、烧碱、硫酸铜、纯碱反应,而稀盐酸能与铁、烧碱、纯碱反应,则C是稀盐酸;A到E分别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碳是单质,则D一定不是铁;若D是烧碱,则E是硫酸铜;
若D是纯碱,则E是硫酸铜,由于硫酸铜和纯碱均属于盐,故D不能是纯碱,而是烧碱。
(2)并联彩灯,电源、开关处对应的一种物质分別与彩灯对应的四种物质混合,出现不同的现象,物质中含氢离子、氯离子、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化银为白色沉淀,硫酸钡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可见电源、开关处的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钡与硝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15.(1)①溶解、过滤、蒸发
②蒸发皿
③CD
(2)①碳酸氢钠
②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点拨:
(2)①由表数据可知,碳酸氢钠与盐酸完全反应耗时较短,甲曲线表示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②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图2中乙曲线表示的物质和稀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可知乙曲线表示的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足量时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16.(1)2.08
(2)解:设2.0
g样品中K2SO4质量为x。
K2SO4+BaCl2===2KCl+BaSO4↓
 174        
 233
 x
2.33
g

x=1.74
g
样品中K2SO4的质量分数为×100%=87%,
87%>86%
因此符合包装说明。
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