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6 11: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天体系统层次
河外星系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球
月球
围绕地球转的人造卫星
2、彗星环绕太阳运行周期76年
3、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
4、可观测宇宙半径137亿光年
5、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6、八大行星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7、行星公转轨道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8、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
“安全”与“稳定”
1)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正值壮年
8、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环境
“安全”与“稳定”
1)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正值壮年
9、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环境(地球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2)适当的自转公转周期
3)体积质量适中
适宜的温度
液态水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
上有生命
地理(湘教版新教材)
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能够解释清楚太阳(辐射、活动)怎样影响(地理环境、人类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基本特征,了解太阳外部基本结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2、理解太阳辐射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意义。
3、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几种例证,并能做简单明了的说明。
了解太阳概况
项目
大小
形状
成分
表面温度
能量来源
能量传递
内容
体积、质量巨大
巨大的炽热的气体球
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约6000K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能源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组成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
),分为(
)、(
)、(

三部分。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波段,约占总能量的(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
2、太阳辐射的影响
为大气运动和水体运动、生命活动等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各种能源。
思考
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同位于北纬30°哪个地区太阳辐射量大
西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量最大,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最小。
30°N
105°E
90°E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
成为太阳辐射极值区的原因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云量、尘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成为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
1、从时间上讲,一天中太阳辐射主要出现在白天,正午时最强,早晚最弱;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那一天太阳辐射最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那一天太阳辐射最弱,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2、从空间上讲,总体上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但由于降水等因素影响,副热带陆地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最强
影响因素
内容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昼长
昼长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反之则少
地形地势
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太阳辐射越强。
大气状况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反之则弱
大气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程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弱,反之越强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内部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1、亮度越来越低
2、厚度越来越大
3、温度越来越高
通常情况下,人类直接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基本上都是从光球层发出来的,色球层和日冕层发出的可见光十分微弱,只有借助光学仪器或在日全食时才能用肉眼观察到色球层和日冕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太阳大气最底层
可见光最强
肉眼可观测
光球层之外
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
日全食或特殊望远镜可见
可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
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
日全食或日冕仪可观测
太阳大气的圈层结构
1、太阳活动的常见类型?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2、太阳活动影响
干扰地球,引发磁暴现象
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气候——黑子
2、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黑子、耀斑
3、产生“磁暴”现象——耀斑
4、高纬地区产生极光——太阳风
5、与自然灾害相关
方法技巧
歌诀法总结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太阳不稳定,时常有活动;
光球生黑子,色球耀斑亮;
活动剧烈时,地球受影响;
气候降水变,粒子扰磁场;
磁针乱抖动,不能指方向;
干扰电离层,短波受影响;
粒子被捕获,磁撞现极光。
某年4月17日,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捕捉到一个M6.7级的中等太阳耀斑,这个太阳耀斑来自一个太阳黑子活跃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阳黑子和耀斑(  )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或航天器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
B.许多地区的长波通信中断
C.连云港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探究二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光球层和色球层。第(2)题,太阳活动会影响短波通信,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并不会导致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答案:(1)B (2)A
知识框架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基本特征
影响
基本特征
影响
太阳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