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培优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2.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地球是一个
▲
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
▲
和白色的
▲
。
【答案】近似圆形(球形);海洋;云
【解析】【分析】【详解】略
2.地球是一个两极
▲
,赤道
▲
的不规则球体,它的赤道直径约
▲
千米。
【答案】稍扁;略鼓;12756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地球大小数据的掌握,牢记即可。
【详解】略
3.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但是其形状是
▲
。
【答案】正球体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属于基础题。
【详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缩小到地球仪这么大时,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地球仪的形状应做成正球体。故答案为:正球体。
4.
▲
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
▲
。
【答案】地壳;岩石圈
【解析】【分析】【详解】略
5.地球内部可分为
▲
、
▲
和
▲
三层。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当地震波到达地壳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地震波的两种传播了方式)的传播速度明显减慢,于是规定这是地壳和地幔的交界面,当地震波继续深入,在一个地方又发生了变化,这时,横波消失了,纵波变得更加慢,这个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即地幔与地核的交界面!这就是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的组成,记即可。
【详解】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故答案为:地壳;地幔;地核;
6.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幔相当于
▲
,它大约有
▲
千米厚。地球上最薄的
是
▲
(地球结构),平均只有
▲
千米厚。
【答案】蛋白;2900;地壳;17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详解】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幔相当于蛋白,它大约有2900千米厚。地球上最薄的是地壳,平均只有17千米厚。故答案为:蛋白;2900
;地壳;17
7.如图所示A、B、C、D四点,其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符合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分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赤道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每条纬线间隔90°÷3=30°,因此A点的纬度是30°N,B点的纬度是0°,C点的纬度是60°N,D点的纬度是90°S.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公里,也就是八万里。身处赤道上时,地球自转一圈正好是它的周长,所以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了。根据题意。故选:B。
8.下列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①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爬山时,爬得越高,看到的地平面越远
③晴天时,天空看上去是湛蓝的
④一直西行的船只回到了原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判断地球形状的依据。
【详解】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爬山时,爬得越高,看到的地平面越远;西行的船只回到原地;这些都能证明是地球是个球体。我们所看到的蓝天是因为空气分子和其他微粒对入射的太阳光进行选择性散射的结果,与地球形状无关,故D①②④正确,ABC错误。
9.咸蛋超人住在地球陆上某处,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平原地带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6
378km
B.6
371km
C.40
000km
D.12
742km
【答案】D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理解记忆即可。
【详解】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地球平均半径的2倍,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12742千米.故选:D。
10.“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证实了(▲)
A.桅杆长度的变化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船只离观察者距离的远近变化
D.船只的大小变化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11.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正圆,这是因为(▲)
A.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人们的测量数据有误差
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差异很小
【答案】D
【解析】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皮球似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不过地球半径的长度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只有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的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所以,通常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
【分析】【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不过地球半径的长度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小,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然很不科学,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并不科学,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答案】B
【解析】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应该区分张衡的理论与地心说的区别。
【分析】【详解】A.张衡的理论是世界最早以地球为中心的先进宇宙结构理论,故A错;B.张衡的理论推动了世界宇宙观的向前发展,B正确;C.张衡的理论在当时没有受到批判,故C错;D.张衡的这一理论与现代科学观点有很大的不同,故D错;故选B故答案为:B。
1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答案】C
【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分析】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时还要注意各自然现象的本质。
【详解】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选项ABD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故选:C。
1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③地球卫星照片
④太阳和月亮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详解】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古代人活动范围有限,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即“天圆地方”,对应①;后来,人们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对应④;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对应②;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对应③;经过精确测量,现在人们认识到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据此分析该顺序为①→④→②→③,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15.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B
【解析】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分析】考查了地球形状的证据,结合实际生活的实例理解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
16.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看,地球的形状很圆,主要是由于(▲)
A.航天飞机离地球很近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C.地球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0.33%
D.照片拍摄精度不够高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17.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答案】C
【解析】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思考,筛选出正确选项。
【详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等;根据月食现象可推测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个球体,边缘应为弧形。故选:C。
18.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A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分析】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确定选项中的地理现象和什么因素有关,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即可。
【详解】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登高望远,该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符合题意。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当地地形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故不符合题意。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当地的气候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不符合题意。D、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种现象与天体运行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都一样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并具备一定信息储备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详解】地球从外到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地核半径平约3470千米,温度约3000℃到5000℃.故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地壳。故选:A。
20.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比较,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内部结构的(▲)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答案】B
【解析】根据地震波(横波通过介质固态;纵波通过介质固态,液态和气态,且纵波比横波在固态介质中传播速度快)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形成了不连续的两个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假如我们把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分析】【详解】A.假如我们把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壳。故A错误B.假如我们把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蛋白相当于地幔。故B正确C.
软流层属于地幔。故C错误D.假如我们把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蛋黄相当于地核。故D错误故选:B。
21.菲律宾马荣火山是一座活火山,马荣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下地幔
D.软流层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了岩浆的发源地,在上地幔的顶部存在一个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分析】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浆的发源地。
【详解】2009年12月底,菲律宾马荣火山开始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故选:D。
22.下列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卫星照片确证→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B.天圆地方→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卫星照片确证
C.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天圆地方→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卫星照片确证
D.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天圆地方→卫星照片确证→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答案】B
【解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理解记忆即可。
【详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根据题意。故选:B。
23.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软流层
【答案】D
【解析】图中大圆、中圆、小圆依次存在包含关系。
【分析】本题综合考察常见的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详解】地球内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因此,图中大圆代表地球内部圈层,中圆代表岩石圈,小圆代表地壳。故选:D。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
▲
(填“桅杆”或“船身”),再看到
▲
(填“桅杆”或“船身”);飞机升得越高,看得越
▲
,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平面,而是
▲
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可能是
▲
体。
(2)古人为什么想不到地球是球形的呢?
(3)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能证明地球是圆的?(可借助图形等方式进行说明)
(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
(填字母)。
A.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改变
B.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符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完全正确的
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的,完全靠人们的突发奇想
D.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和科技条件关系的理解认识。
【详解】(1)读图可知,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飞机升的越高,看得越远,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平面,而是球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可能是球体。(2)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征服和认识自然的能力受限,因此古人只能凭借直觉来认识世界。又因为地球本身非常庞大,古人的活动范围狭小,根本无法感觉到地球表面不是平的,是圆的球面形态。人类认识问题多是根据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去思索,所以古人不可能想到地球是圆的。(3)如下图所示,若地球是球面,则站得越高,视野范围更大,看得就越远;若地球是平面时,范围是一定的,站的高或低对视野范围没有影响。
(4)A.地球的形状是事实,与人的认识水平无关,故A错误;B.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水平符合当时科学发展水平,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是受其影响,但是错误的,故B错误;C.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有阶段性的,不是只靠想象认识地球,而是受当时科技水平有关,故C错误;D.
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但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故D正确;故答案为:(1)桅杆;船身;远;球(曲);球;(2)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征服和认识自然的能力受限,因此古人只能凭借直觉来认识世界。又因为地球本身非常庞大,古人的活动范围狭小,根本无法感觉到地球表面不是平的,是圆的球面形态。人类认识问题多是根据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去思索,所以古人不可能想到地球是圆的。
(3)如下图所示,若地球是球面,则站得越高,视野范围更大,看得就越远;若地球是平面时,范围是一定的,站的高或低对视野范围没有影响。
(4)
D。
25.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
;B1和B2:
▲
;D:
▲
。
(2)
▲
(填字母)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是指
▲
(用字母表示)。
【答案】(1)地壳;上地幔;下地幔;(2)C;(3)A和B1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
【详解】(1)地表下33千米处为莫霍界面,它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依据图中数据和字母所在地球内部圈层位置可知A为地壳;B1和B2为上地幔;D为下地幔。(2)软流层在上地幔的顶部,就是图示的C,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岩石圈是指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即图中的A和B1。故答案为:(1)地壳;上地幔;下地幔;(2)C;(3)A和B1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为赤道半径,字母b为极半径,a比b长
▲
km;字母c是指
▲
周长。
(2)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km,因此,可以推算出赤道的周长约为
▲
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一架时速为1000km的战斗机,绕赤道飞行一周,需要
▲
个小时。
(3)此图告诉我们,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经现代科技测量可以知道,地球是一个
▲
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1)21;赤道;(2)4.0;40;(3)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解析】【分析】【详解】略
27.(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经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
材料二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1)麦哲伦坚信地球是
▲
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洋、
▲
洋和
▲
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
▲
洋。
(3)你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1)球;(2)大西;太平;印度;大西;(3)科学探索与发现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富有探险精神,甚至牺牲生命
【解析】本题运用材料分析法。通过材料分析可以知道,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大西洋。
【分析】【详解】
略
28.(综合思维)如图所示为模拟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长度
▲
;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长度变
▲
。
(2)在海边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
。
(3)上述实验和现象可推断出
▲
(填字母)。
A.物体的长度与运动表面大小有关
B.物体的长度与观测的距离有关
C.地球可能是个球体
D.物体的长度与观测的角度有关
【答案】(1)不变;短;(2)船身;(3)C
【解析】【分析】【详解】略
29.(2019·天水)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C.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答案】D
【解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形状和大小,牢记即可。
【详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0.(2019·广安)地球的形状是(▲)
A.正球体
B.天圆地方
C.不规则的球体
D.圆形
【答案】C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详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C。
31.(019·广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A.直觉认知“天圆地方”
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详解】A.古代人活动范围有限,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即“天圆地方”,故A选项错误;B.后来,人们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故B选项错误;C.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C选项正确;D.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培优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2.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训练:
1.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地球是一个
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
和白色的
。
2.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不规则球体,它的赤道直径约
千米。
3.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但是其形状是
。
4.
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
。
5.地球内部可分为
、
和
三层。
6.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幔相当于
,它大约有
千米厚。地球上最薄的
是
(地球结构),平均只有
千米厚。
7.如图所示A、B、C、D四点,其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符合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8.下列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
①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爬山时,爬得越高,看到的地平面越远
③晴天时,天空看上去是湛蓝的
④一直西行的船只回到了原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9.咸蛋超人住在地球陆上某处,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平原地带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
A.6
378km
B.6
371km
C.40
000km
D.12
742km
10.“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证实了(
)
A.桅杆长度的变化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船只离观察者距离的远近变化
D.船只的大小变化
11.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上看地球是正圆,这是因为(
)
A.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人们的测量数据有误差
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差异很小
1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然很不科学,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并不科学,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1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14.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③地球卫星照片
④太阳和月亮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15.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16.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看,地球的形状很圆,主要是由于(
)
A.航天飞机离地球很近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C.地球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0.33%
D.照片拍摄精度不够高
17.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18.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9.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都一样厚
20.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比较,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内部结构的(
)
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21.菲律宾马荣火山是一座活火山,马荣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下地幔
D.软流层
22.下列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卫星照片确证→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B.天圆地方→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卫星照片确证
C.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天圆地方→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卫星照片确证
D.据天体的形状推测球体→天圆地方→卫星照片确证→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23.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软流层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
(填“桅杆”或“船身”),再看到
(填“桅杆”或“船身”);飞机升得越高,看得越
,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平面,而是
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可能是
体。
(2)古人为什么想不到地球是球形的呢?
(3)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能证明地球是圆的?(可借助图形等方式进行说明)
(4)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填字母)。
A.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改变
B.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符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完全正确的
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的,完全靠人们的突发奇想
D.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25.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B1和B2:
;D:
。
(2)
(填字母)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是指
(用字母表示)。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为赤道半径,字母b为极半径,a比b长
km;字母c是指
周长。
(2)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km,因此,可以推算出赤道的周长约为
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一架时速为1000km的战斗机,绕赤道飞行一周,需要
个小时。
(3)此图告诉我们,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经现代科技测量可以知道,地球是一个
的不规则球体。
27.(地理实践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经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
材料二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1)麦哲伦坚信地球是
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和
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
洋。
(3)你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了什么?
28.如图所示为模拟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长度
;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长度变
。
(2)在海边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
(3)上述实验和现象可推断出
(填字母)。
A.物体的长度与运动表面大小有关
B.物体的长度与观测的距离有关
C.地球可能是个球体
D.物体的长度与观测的角度有关
29.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C.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0.地球的形状是(
)
A.正球体
B.天圆地方
C.不规则的球体
D.圆形
3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
A.直觉认知“天圆地方”
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