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6 16:34: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检测
重难点一:
经纬网
1.(2019·浙江宁波镇海区期末)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
B.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虽然不能像地图那样详细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不能完全反应地球的实际情况,但是它却可避免地图上存在着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许多有关的地球概念,获得地球体的主体概念。
【分析】重要的经、纬线,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线和纬线的形状
【详解】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A正确。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B错误。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正确。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D正故答案为:B
2.(2019·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答案】A
【解析】A图中P点位于南半球(南纬20°),西半球(西经30°);B图中P点位于赤道(0°),东半球(0°);C图中P点位于北半球(北纬20°),东半球(东经30°);D图中P点位于南半球(南纬10°);东半球(西经10°)。因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
【分析】【详解】读图可以看到,P地的地理坐标分别是:选项A是(20°S,30°W),选项B是(0°,0°),选项C是(20°N,30°E),选项D是(10°S,10°W)。首先看条件“南半球”,只有南纬“S”位于南半球,所以选项B、C不符合条件;其次看条件“西半球”,从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条件;选项D“10°W”位于东半球,不符合条件。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所有有条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重难点二:
地图
3.(2019·浙江义乌期末)下图是某动物园门口的一幅导游图,该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
C.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答案】B
【解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读图可得,图中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读方向,故A、D不符合题意;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以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故C不符合题意;图中没有比例尺,所以无法估算距离,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某校园长300米,宽200米,若将该校园平面图绘制在35×23厘米的纸上,你认为选多大的比例尺较好(▲)
A.1:1
000
000
B.1:50
000
000
C.1:10
D.1:1000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校园长为300米,宽为200米,图上距离是35厘米×25厘米,则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5/20000=1/800,与选项D最接近。故选D
重难点三
地形图
5.(2019·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
B.同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D地气温更高
C.图中A、B、C、D四地对应的地形分别为山峰、陡崖、山谷、山脊
D.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为20千米
【答案】D
【解析】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相对高度的估算、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及比例尺等知识解答。
【分析】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多加练习
【详解】A、A处海拔是670米,D处海拔是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70米.故不符合题意.
B、D处的海拔低,气温高,A处海拔高,气温低。故不符合题意。C、图中A处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峰,B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C处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凸是山谷,D处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是山脊。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厘米×100000=200000厘米=2千米。故符合题意。故选:D.
6.(2019·浙江湖州吴兴区期末)“爬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择爬山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1)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称是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


千米。
(3)小科认为从图中甲、乙两地爬到大青山顶,甲地比较容易,因为


(4)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路线为

(选填数字)。
【答案】(1)山脊;(2)30;
(3)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②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私: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分析】
【详解】(1)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所以图中B为山脊线。(2)由地形图可知比例尺为1:1000000.图上1cm对应实际1000000cm及为10千米。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30千米。(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售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较缓。由地形图可知甲地等高线稀疏,地面坡度较缓,因此登山容易。(4)泥石流顺着山谷向地处活动,遇到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移动。①和④方向不对,③在山谷内。故应向②方向移动。故答案为:(1)山脊;(2)30;
(3)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②
7.如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答案】D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读图可得:D图所示的中心部位是盆地,该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故选:D.
8.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浙江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浙江省地图,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比例尺大
C.绘制杭州市地图,图的内容较浙江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杭州师范大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为详细
【答案】B
【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联系,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A、中国的面积及浙江的范围大,因此其比例尺小,内容简略,故不符合题意;B、浙江省比中国的范围小,因此比例尺大,内容更为详细,故正确;C、杭州比浙江省范围小,其比例尺大,内容更详细,故不符合题意;D、杭州十三中本部范围最小,因此地图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9.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

、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31°N,120°E),由此判定它位于

半球和

半球及

(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答案】(1)一般定向法;(2)西南;(3)比例尺;(4)东(或北);北(或东);中
【解析】【分析】熟记方向的判定、地图三要素及经纬网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据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所以只能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2)该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综合楼在体育馆的西南方向。(3)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所以该图缺少比例尺和图例。(4)20°W向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范围,20°W向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范围。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该地经度为120°E,位于东半球,纬度是31°N,位于北半球。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所以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故答案为:(1)一般定向法;(2)西南;(3)比例尺;(4)东(或北);北(或东);中
10.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

处。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

地。
(4)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
【答案】(1)山顶;(2)EB;(3)C;(4)3
【解析】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分析】地形图
【详解】(1)由图可知,F点处于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中间,属于山顶;故答案为:山顶;(2)DA方向等高线凸起,属于山脊;而E方向等高线凹陷,属于山谷;山谷是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故答案为:EB;(3)攀岩运动一般都是选择在悬崖峭壁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由图可知C点是陡崖;故答案为:C;(4)由图可知,该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为10000cm=0.
5km,DG之间相距6cm,则实际距离为0.5km×6=3km。故答案为:3。
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林和小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2)图甲中小红所在地B(注:B点在格子正中间)的经纬度约为


(3)图乙为小林所在地的地形图,其中字母C所示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虚线A和F中表示山脊的是


【答案】(1)小红;(2)(50°N,110°E);(3)陡峭;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
【详解】(1)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之间,图甲中小林两脚所在的经线度数小于20°W,A点的经度为0°,应在东半球,他说的脚跨东西半球错误;小红所在地乙点的经度为110°E,为东半球,所以小红说法正确。(2)小红所在地乙点的经纬度为(110°E,50°N)。(3)字母C地为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4)虚线A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答案为:(1)小红;(2)(50°N,110°E);(3)陡峭;A
12.(2019·浙江杭州期末模拟)(区域认知)如图中的甲、乙两地的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②甲在乙的正北方向
③乙在甲的正南方向
④乙在甲的西南方向
⑤甲、乙都在西半球
⑥甲、乙都在东半球
⑦甲、乙都在南半球
⑧甲、乙都在北半球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
C.②③⑥⑧
D.②④⑥⑧
【答案】B
【解析】判定东经、西经:经度数最小度数是0°,最大度数是180°,经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用
“E”表示;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用“W”表示。判定北纬、南纬:纬度数最小度数是0°,最大度数是90°,纬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用“N”表示;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用“S”表示。
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判定方法: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其中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至东经160°为西半球。根据某点的经度判定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的方法:
【分析】熟记纬度和经度、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判定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详解】
①“小小东”,某点经度为西经度,度数<20°W,位于东半球;某点经度为东经度,度数<160°E,位于东半球;0°经线也在东半球。②“大大西”,某点经度为西经度,度数>20°W,位于西半球;某点经度为东经度,度数>160°E,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也在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及判定方法: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一个点的纬度是北纬,该点一定位于北半球;一个点的纬度是南纬,该点一定位于南半球。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的140°、150°、160°,度数超过90°,可判定为经度,而且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所以甲点经度是15°W,乙点经度是160°W;甲、乙两点都位于西半球;就东西方向来说,甲点在乙点的东方。与140°W、150°W、160°W三条经线垂直相交的10°、20°、30°是纬线的度数,且纬度数向南增大是南纬,所以甲点的纬度是20°S、乙点的纬度是30°S;甲、乙两点都位于南半球;就南北方向来说,甲点在乙点的北方。综合判定甲点在乙点的东北方向,乙点在甲点的西南方向。题目中①④⑤⑦的说法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13.(综合思维)若学校的范围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学校平面图,要求边框各留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1:2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
D.1:50
【答案】A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难易适中。
【详解】除去5厘米的边框,实际可画学校平面图的纸长为100厘米,宽70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长的比例尺:100:20000=1:200;宽的比例尺:70:14000=1:200。所以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是1:200.故选:A.
14.(综合思维)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的航行位置记录。请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日/月
位置
1/9
(20°N,150°E)
2/9
(15°N,165°E)
3/9
(5°N,180°)
4/9
(0°,170°W)
5/9
(10°S,160°W)
(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9月1日、9月3日、9月5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
(2)9月3日军舰以后大致在往

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在

半球(南、北半球);9月5日,军舰在

半球(东、西半球)。
【答案】(1)如图
(2)东南;(3)北;西
【解析】根据经纬度确定某一点的位置,首先在标有经纬度的图上标出该度数的经线和纬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该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以北的纬度属北半球,以南的纬度属南半球。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使用和半球的判定。在做该题时,要确定主导因素,如南北半球的判定只看纬度,东西半球的判定只看经度。
【详解】(1)
纬线5°N和经线180°的交点在太平洋中,
从经纬网图上看出170°W,0°的交0
点位于180°,5°N的交点的东南方向;(3)纬度20°N,位于北半球,经度150°E位于东半球;纬度10°S,位于南半球,经度160°W西半球。故答案为:(1)
(2)东南;(3)北;西
15.(2019·无锡)(地理实践力)五一节期间,5名驴友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救援。如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请你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5名驴友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那么5名驴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的

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

(地形部位)。
(3)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在

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是


(4)图中民居点分布特点,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

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


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哪座山峰上?


【答案】(1)A;(2)山谷;(3)900∽1000;山谷;(4)沿河分布,地形较为平坦,取水方便,交通便利;(5)西北;1
;下方的山峰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读图可得,A点位于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则5名驴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的A地。(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山谷,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3)图示区域等高距是100米,最高处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是高原,该地海拔高,地面较平坦。(4)图中民居点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西北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5x200=1000米=1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上方山峰。故答案为:(1)A;(2)山谷;(3)900-1000;山谷;(4)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5)西北;1;下方山峰。
16.(人地协调观)梯田是在丘陵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式田地。现在梯田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图是一位旅游者拍摄的梯田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梯田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什么在一些丘陵山区人们要开辟梯田来发展种植业?
(2)梯田对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3)请根据图中梯田的形状想象梯田所在山头的等高线形态,把这些等高线绘出来(不必标注等高线的海拔数据),并在图中正确标注出山谷、山脊。
【答案】(1)人多地少,增加耕地面积;(2)保持水土;(3)如图
【解析】梯田适宜修建在坡度和缓的丘陵地区。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发展,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1)在陡坡上适宜植树,不适宜修梯田种粮,在缓坡地带可以修建梯田;(2)在坡度和缓的丘陵地区山坡上修建梯田,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保持水土;(3)等高线的条数不必与梯田阶数一致,但应体现从照片中梯田侧视图到等高线俯视图的正确转换。故答案为:(1)人多地少,增加耕地面积;(2)保持水土;(3)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单元检测
重难点一:
经纬网
1.(2019·浙江宁波镇海区期末)地球仪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经线都是等长的
B.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23.5°纬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2.(2019·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重难点二:
地图
3.(2019·浙江义乌期末)下图是某动物园门口的一幅导游图,该图不属于一幅真正意义的地图,因为它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A.辨别方向
B.估算距离
C.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
D.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
4.某校园长300米,宽200米,若将该校园平面图绘制在35×23厘米的纸上,你认为选多大的比例尺较好(▲)
A.1:1
000
000
B.1:50
000
000
C.1:10
D.1:1000
重难点三
地形图
5.(2019·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
B.同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D地气温更高
C.图中A、B、C、D四地对应的地形分别为山峰、陡崖、山谷、山脊
D.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为20千米
6.(2019·浙江湖州吴兴区期末)“爬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择爬山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1)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称是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


千米。
(3)小科认为从图中甲、乙两地爬到大青山顶,甲地比较容易,因为


(4)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路线为

(选填数字)。
7.如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8.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浙江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浙江省地图,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比例尺大
C.绘制杭州市地图,图的内容较浙江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杭州师范大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为详细
9.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

、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31°N,120°E),由此判定它位于

半球和

半球及

(填“高”“中”“低”)纬度地带。
10.周日,小明和小红去爬附近的某座山,他们征得家长同意后,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F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DA和EB间的

处。
(3)适宜攀岩运动的是

地。
(4)若量得D和G之间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那么D和G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
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林和小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2)图甲中小红所在地B(注:B点在格子正中间)的经纬度约为


(3)图乙为小林所在地的地形图,其中字母C所示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虚线A和F中表示山脊的是


12.如图中的甲、乙两地的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②甲在乙的正北方向
③乙在甲的正南方向
④乙在甲的西南方向
⑤甲、乙都在西半球
⑥甲、乙都在东半球
⑦甲、乙都在南半球
⑧甲、乙都在北半球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
C.②③⑥⑧
D.②④⑥⑧
13.若学校的范围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在一张长1.1米,宽80厘米的纸上绘学校平面图,要求边框各留5厘米,那么这张平面图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1:2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
D.1:50
14.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的航行位置记录。请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日/月
位置
1/9
(20°N,150°E)
2/9
(15°N,165°E)
3/9
(5°N,180°)
4/9
(0°,170°W)
5/9
(10°S,160°W)
(1)在经纬网图中用黑点标出军舰9月1日、9月3日、9月5日的位置,并连成航线。
(2)9月3日军舰以后大致在往

方向航行。
(3)9月1日,军舰在

半球(南、北半球);9月5日,军舰在

半球(东、西半球)。
15.(2019·无锡)(地理实践力)五一节期间,5名驴友穿越虎山时遭遇大暴雨,被困在深山中等待救援。如图为虎山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请你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5名驴友被困在山中的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那么5名驴友被困的地方位于图中A、B、C、D四地中的

地。
(2)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

(地形部位)。
(3)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在

米。之间,E处的地形类型是


(4)图中民居点分布特点,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是


(5)图中上方的山峰位于居民点的

方向,若两山峰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


千米。如果要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哪座山峰上?


16.梯田是在丘陵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式田地。现在梯田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如图是一位旅游者拍摄的梯田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梯田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为什么在一些丘陵山区人们要开辟梯田来发展种植业?
(2)梯田对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3)请根据图中梯田的形状想象梯田所在山头的等高线形态,把这些等高线绘出来(不必标注等高线的海拔数据),并在图中正确标注出山谷、山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