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
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壹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顾古代历史,曾发生过许多农民起义沉重打击或推翻封建王朝的例子,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青年洪秀全
我的早期经历
1814年:我生于广东花县,家境贫寒。幸得族人相助,7岁入私塾读书。
1828年:我14岁,赴广州应试落第。
1836年:我24岁,应试再落第,在广州收到基督小册子《劝世良言》,未读,藏之。
1837年:我25岁第三次落第;沮丧返家;大病,产生幻觉:我见上帝和耶稣;始读《劝世良言》
1843年:我31岁,第四次落第,创拜上帝教。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外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内因:清政府的腐败和搜刮,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毒打交不起税的人。“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3)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劳动人民生活困苦。
材料二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
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基督教《劝世良言》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2.宗教准备: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特点:以西方宗教教义作为起义军的领导思想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建号:
3.开始标志: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天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标志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永安建制
东王
天王
西南北翼王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贰
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王朝对峙。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天王府模型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得到农民的拥户,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具有进步的革命性。
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社会财富在当时只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消极
积极
合作探究
如果你是农民,你支持这一纲领吗?这个纲领能否成功推行?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失败
大获全胜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西征
叁
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何以乐极悲生,葬送大好的起义形势?
材料一:天王府妃嫔与女官共2300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共有88个后妃。
洪秀全故居
南京天王府
材料二: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东王杨秀清掌握大部分军政实权,其骄傲专横的作风扩大了他和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的矛盾。1856年,八九月间江南大营被打垮之后,杨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①原因: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②概况:
逼
杀
责
疑
走
杨
韦
石
处死
洪
③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军事指挥
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天王洪秀全
忠王李秀成
英王陈玉成
干王洪仁玕
总理朝政,颁布《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近代第一个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治国方案。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华尔和“洋枪队”
4.天京陷落
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回师救援,但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湘军攻下天京城。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主观:
②客观: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发
展
阶
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北伐和西征
发展:永安建制
由盛转衰: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反封建反侵略)
性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影响:
《资政新篇》
重要事件
时间
历史意义、评价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历史意义
1851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851年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853年
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年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1856年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
全盛
失败
原因:列强侵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进行传教
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封王
制度建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其核心思想可以说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军事征战:定都天京
;
北伐
西征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事件:天京事变(转折)
重建领导集团
天京陷落
《资政新篇》(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
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领导集团争权夺利的产物,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学者章开沅认为:“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起义”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南昌起义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综上故选B。
2.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文件中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详解】据“太平天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可知,其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要求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的土地要求,A符合题意。《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文件,排除B;《定国是诏》是光绪帝颁布的诏书,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排除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性质的宪法,排除D。故选A。
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宗教、天国”可知,这说明指导思想虚幻的,也是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有群众的广泛参与,太平天国改造了天主教思想,平分土地的思想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