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粘贴图形 教学案例
建议思考问题:如何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背景】
执教者:孔冬梅
执教内容:苏科教版上册第14课 复制与粘贴图形
执教对象:三年级一班
课型:家常课
学情分析:班级学生数共70人,机房计算机台数60台,不能达到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要有一部分学生两个人合用一台计算机。三年级的学生初上计算机课,他们的兴趣很大,但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面前的电脑所分散。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图形的复制和粘贴
掌握图像的透明处理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构图
过程与方法
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操作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运用讲解、探究、演示和练习等教学方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行为与创新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努力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形的复制与粘贴
教学难点:图像的透明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极域电子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边导边教 学生活动 过程性自我评价
一、歌曲导入, 激发情趣, 揭示目标 1、(播放歌曲:种太阳)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会唱吗?请大家跟着一起唱。师:这节课啊,我们就为了冰冷的南极和北冰洋,寒冷的冬天和漆黑的夜晚种太阳好不好?3、教师板书:种太阳。师生互动讨论如何种太阳4、板书揭示课题:图形的复制与粘贴 跟着视频唱歌、回答问题讨论汇报 用儿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现歌曲美好愿望的强烈驱动下愉快、主动地参加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新授(1)、复制与粘贴 师在电脑中打开图片“种太阳”。老师先请同学来撒下太阳的“种子”。教师先收获一个太阳,把它送给南极。然后请同学们再种出其他三个分别送给北冰洋、冬天、晚上。教师巡视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请每组选派一位学生上台展示“种太阳”过程。 打开“种太阳”图片,画出种子太阳、种出需要的太阳分组展示、表现好的奖励一颗红五星。 适当的奖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部分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
三、新授(2)图像透明处理 1、刚才在送太阳的过程中,如果有发现问题的请举手,等待同学们共同解决2、在多个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终止学生操作,师引导学生认识不透明选项。3、引导学生小结在粘贴过程中要设置透明(板书)。4、师质疑:怎么样能提高效率呢?总结:复制一次可以粘贴任意次。 学生进行操作比赛,通过操作得出结论:复制一次不是只能粘贴一次,而是可以粘贴很多次。 师在发现问题明白问题产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引导学生了解透明选项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这一步利用教育学自主探究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个时候仍有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分散了。
四、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把数学卡片填完整,看谁最先完成 学生操作展示成果 成果的展示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啊?请学生回答,师生一起回顾总结。 学生举手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效果】
在课堂前二十分钟内学生基本上都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效果也很好,接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此时老师的一个奖励性行为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的注意,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还处于分散状态。最后,从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掌握的很好。
【案例自我剖析】
按照课前设想,这一课原本应该是一节充满乐趣、童趣和激情的一节课,而事实上只有课堂前二十分钟是这样的,后二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状态,以及整个课堂气氛远不如前,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本节课也有闪光之处,如:教学内容的引入,利用歌曲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产生浓烈的学习气氛。其次,在课堂中间,利用分组奖励的方法,在促进学生的求胜欲望的同时激了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协同合作的精神。
针对于不足之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
教学设计不充分。
对于课堂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没能设计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改善。只有一个单一的奖励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太小,应该联系各个环节设计出譬如游戏等方案来激励学生学习,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课堂上鼓励性语言不充足。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三年级的学生才8岁左右,他们都很需
要老师的鼓励,课堂上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保持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教学内容之中。
最后,希望读者针对于这个问题给予建议。 Email:632124918@ ( mailto:632124918@ )
本人简介:
姓名:孔冬梅 年龄:30岁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参加工作时间:2004年 任教年级:三、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