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科学观察
一、单选题
1.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他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
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
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2.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
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3.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乙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丙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把它记录下来
D.?丁同学的观察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她决定把它删掉
4.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70
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30
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90
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15
次
5.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眼睛看就是观察???????????????????????????????????????????
B.?只有利用测量工具或观察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
C.?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
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
6.我国西北半干旱气候的河西走廊,传统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绿肥的二年三熟制;近年当地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以及防止土地沙漠化,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下表即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
??
)
编号
结构模式
投入产出比
产值(元/亩)
甲
林网-粮食-蘑菇
1:2.44
132.70
乙
林网-粮食-蔬菜
1:2.67
1170.00
丙
林网-枣-粮-草莓
1:2.70
1819.10
丁
林网-桃-粮-蔬菜
1:2.71
1809.40
戌
林网-苹果-粮-蘑菇
1:2.69
1865.00
??A.?乙????????????????????
B.?丙?????????????????
???
C.?丁?????????????????
D.?戊
7.夜晚,人们仰望天空,有时能看到闪烁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赤道处有一观察者,在日落4小时后看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经过,设地球半径为R,则这颗人造地球卫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
?
A.?0.5R?????????????????
B.?R?????????????????????
C.?2R???????????????????D.?4R
8.在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这些科学研究中借助各种仪器是为了(???
)
A.?完成观察任务?????????????????
B.?得到观察结果????????????????C.?延长观察时间??????????????????D.?扩大观察范围
9.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实验
A.?只有①???????????????????????????????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10.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
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
11.在做鸡蛋放在食盐溶液里的实验时,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打破鸡蛋?????????????????
B.?加速食盐溶解????????????
C.?增加食盐溶解量???????????????
D.?防止液体溅出
12.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判断时,必须( )
A.?问老师,获得结果??????????????????????????????????????????????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
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
二、填空题
13.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14.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均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班长清点早上迟到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三、解答题
15.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救,测得数据如右上表。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跑步后
小媚
82
123
138
小亚
80
127
142
小文
77
124
136
小亭
78
121
134
(1)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________(填“A”或“B”)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A.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四、实验探究题
16.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管子的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1)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并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
(2)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________;
判断方法:________
科学观察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
B
【解析】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专家是某方面有专长的,对于新发现的事物,专家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A错误;
B:能否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结果,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能被实验证明正确的也是可信的,B正确;
C:该科学家是否权威,判断发现是否可信不能由任何权威来决定,C错误;
D: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实验报告是否详细与是否可信不成比例,D错误。
故选B
2.
D
【解析】A、
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性观察;故A错误;
B、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量观察;故B错误;
C、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属于间接观察;故C错误;
D、
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属于直接观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
C
【解析】A、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破坏观察的对象;故A错误;
B、观察过程中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记录;故B错误;
C、观察过程中要如实的记录观察到的内容,不可漏掉任何细节;故C正确;
D、记录观察结果时,要尊重观察到的内容,不能修改或删除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
B
【解析】该实验的结论是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则支持其结论的依据应该是不运动或轻微运动每分钟心跳次数要比加强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少;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
D
【解析】A、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故说法错误。B、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简洁观察,直接利用感官进行的过程也是观察,故说法错误。C、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有数据结果的属于定量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属于定性观察,故说法错误。D、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
6.
D
【解析】甲的每亩净收益为:132.70-132.70×
=78.31元;乙的每亩净收益为:1170.00-1170.00×
=293.60元;丙的每亩净收益为:1819.10-1819.10×
=1145.36元;丁的每亩净收益为:1809.40-1809.40×
=1141.72元;戌的每亩净收益为:1865.00-1865.00×
=1171.69元,综上可知,戌的每亩净收益最高,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7.
B
【解析】假设地球是正圆形,最后看到太阳时人位于A处此时人造卫星刚好在B处,日落后4小时即地球转过60度.人和地球一起转到了人造卫星的正下方,人造卫星B将到人的正上方,所以∠AOB=60?,沿转60度后的那一点画地球切线,将人所在点和地心连线并延长,两条线的交点即为卫星的最低高度,最后再将地心和60度点相连,即成一个一锐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地心和卫星和连线为斜边,那么得出地球在4小时内转过的角度为60°,由此可知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可以求得高度人造卫星到地面的高度为R,B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
8.
D
【解析】微小的物体和离我们较远的宇宙天体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借助显微镜我们就能观察到更细微的物体,利用望远镜让我们观察到遥远的宇宙天体,从而扩大了我们的观察范围。故答案为:D
9.
D
【解析】?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最后获得的科学知识
10.
A
【解析】观察的方式有很多种,按是否借助一起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是否需要知道数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
11.
B
【解析】A、防止打破鸡蛋,要防止打破鸡蛋可以不用玻璃棒,A错误;B、加速食盐溶解,此处玻璃棒作用搅拌主要是为了加速食盐溶解,B正确;C、增加食盐溶解量,搅拌只加快溶解的速度不能增加溶解的量,C错误;D、防止液体溅出,只有在蒸发结晶时搅拌是为了防止液体体溅出,这里是为了加速溶解,D错误。故选B
12.
D
【解析】A、问老师,获得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体验的一个过程问老师,获得结果的方式不恰当,A错误;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同A,应该由自己去寻找答案,B错误;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每个人做出的判断都可能不同,参考答案只提供了一般情况,C错误;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利用仪器工具动手实验,对事物做出可靠判断,是正确的方法,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13.
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解析】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属于间接观察,定性观察;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属于直接观察,定量观察;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退烧。属于直接观察,定性观察;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属于间接观察,定量观察。
属于直接观察的有②③,属于间接观察的有①④,属于定性观察的有①③,属于定量观察的有②④。
14.【答案】
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解析】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是借助仪器的观察属于间接观察,没有具体的数量同时也是一种定性观察;
②班长清点早上迟到的人数,属于直接观察,同时因为有具体的数量所以是一种定量观察;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直接用感观感知,是一种直接观察,没有具体的温度是一种定性观察;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借助仪器是间接观察,有具体的数量属于定量观察。
据此可知,属于直接观察的有②③;属于间接观察的有①④;属于定性观察的有①③;属于定量观察的有②④。
三、解答题
15.
(1)A
(2)B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人运动后,脉搏都变快了,因此得到结论:脉搏的快慢与运动有关,因此我支持猜想A。
(2)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故选B。?
四、实验探究题
16.
(1)不能,因为有2个变量----长度与直径,没有控制好变量
(2)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解析】(1)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理由是:因为有2个变量----长度与直径,没有控制好变量。
(2)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