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基本情况。
2.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3.分析“文景之治”原因。
4.认识汉初统治者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而进行的一系列政策。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起义:
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公元前221年
至
公元前207年
强大的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一、西汉的建立
一、西汉的建立
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开国皇帝:
都城: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汉高祖刘邦
背景: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荒凉、萧条
贫困。西汉初期,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休
养
生
息
的
含
义
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安定生活
发展生产
恢复元气
巩固政局
二、休养生息政策
背景:
经济萧条
国家贫困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措施:
二、休养生息政策
卸甲归田
劝民还乡
释奴为民
十五税一
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田宅
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平民
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且免除徭役
影响: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西汉农业的发展和恢复,有利于巩固西汉初期的统治,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
三、“文景之治”
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ou)、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设置刑法而不用)。
——《汉书·景帝纪》
汉兴七十年间,……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
·平准书》
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秦亡汉兴
秦亡原因:
残暴的统治;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
汉兴原因:
1.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
3.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秦亡汉兴给我国实现“中国梦”
有何启示?
要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相结合;
要加强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
人物:刘邦
定都:长安
休养生息政策
去兵还农
鼓励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注重农业生产
进一步轻徭薄赋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汉初社会状况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