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章
·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引出新课
若将以上的三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演示实验
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
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小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根据前面的观察,你能总结出硫酸铜晶体有哪些性质?
1.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分类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变化过程中_______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过程中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现象
物质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发生变化
常伴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
没有
状态
形状、大小
放热
发光
变色
生成气体
产生沉淀
总结
微观角
度区别
构成物质的分子______改变
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
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分子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产生__________
没有
重新组合
新的
新物质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过
程中_________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
_________化学变化
同时
一定
不发生
2.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_等,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_____________。
(2)物质变化的证据主要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形状改变、发光放热、状态变化、pH变化等。
观察
实验
分析推测
1.(5分)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B
课堂练习
2.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原料 B.加碱蒸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3.两种无色液体混合后,无任何明显现象,这说明两种液体(
)
A.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
C.只发生化学变化
D.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
D
4.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他物质
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
C
5.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同类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体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D
6.某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颜色变化。下列现象中,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引起颜色变化的是(
)
A.切开的苹果变成咖啡色
B.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银白色的铁钉变成红棕色
D.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B
7.(5分)下列是我省常见的民间艺术工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东阳木雕 B.嘉善剪纸
C.绍兴黄酒
D.青田石雕
8.(5分)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B.铜丝导电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着火点在40
℃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
C
C
B
9.早在2001年中国消协就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进行抽样测试,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与氧气反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与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
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10.如右图所示,将若干克萌发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KOH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CO2)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___,所以呼吸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变化。
(2)测定过程中,U形管__________(填“A”或“B”)管中的液面下降。
氧气
二氧化碳
化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