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
1教学目标评论
1、在回顾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经历运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估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梳理和总结中,体会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总结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总结概括能力。
2重点难点评论
?体会不同估算方法的不同价值,学会合理选择精确计算与估算的方法。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评论
1、在回顾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经历运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估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梳理和总结中,体会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总结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总结概括能力。
3.1.2学时重点评论
?
体会不同估算方法的不同价值。
3.1.3学时难点评论
学会合理选择精确计算与估算的方法。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回顾交流、提出问题评论
一、回顾交流
课前学生回顾了小学六年接触到的估算,学生对估算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交流、分享枝形图。
二、提出问题
了解学生学习六年以来,对估算还存在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预设:
1.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2.估算除了四舍五入还有其他方法么?
3.什么时候估算?什么时候精算?
4.估算有什么用?
5.怎么估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回顾掌握的估算知识,给学生反思和质疑的机会,激发学生深入的思考。
活动2【讲授】合作交流、梳理总结评论
一、合作交流
材料一:妈妈带了200元钱,需要购买5种商品,请你们帮妈妈进行选择,可以怎样购买?(注:具体商品图品及价格请详见课件)
材料二:妈妈实际购买了这5种商品。
物品
价格/元
巧克力
56.5
火
腿
17.4
牛
奶
64.7
洗发液
23.1
牙
膏
18.2
问题一:消费满150元可以参加店庆抽奖活动,妈妈能参加吗?
问题二:妈妈大概花了多少钱?
问题三:收银员应该收妈妈多少钱?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与价值。
二、汇报交流
1、材料一
预设:精算、四舍五入估、大估、凑估
2、材料二
预设:
问题一:小估。
追问:结帐时,收银员算得140元,她算的对吗?
问题二:方法多样性。
问题三:根据情境精算解决。
设计意图: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感悟解决问题策略个性化。解决学生困惑,估算没有万能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体会估算有利于人们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检验计算结果的
合理性。
活动3【活动】补充完善、提升认识评论
1.结合自己组和其他小组的研究,完善估算的枝形图。
2.关于估算,你还想继续研究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枝形图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估算的认识,提高总结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