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回顾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你会选择文中哪些句子进行摘抄?
例如: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这句话写得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如见其人。
回顾课文《父亲,树林和鸟》课后第三题的要求,先从文中选择句子抄下来,说一说你抄这句话的理由,然后在旁边写一写读后的感受。
例如: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提示:这个句子紧扣“像树一般兀立的”这个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让对鸟和树林心存真爱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同桌交流说说读书时摘抄的方法。
会摘抄一些写得好的、形象生动的语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写出读后感受……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摘抄知多少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对比一下交流平台中的方法和自己的方法,你又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总结读书时摘抄的方法。
①读书时要主动在文中标画出写得好的语句;
②读书后将标画出的写得好的语句分门别类地进行摘抄,记录在摘抄本上;
③摘抄时对写得生动的语句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喜欢的语句可以背诵;
④最后在摘抄内容的右下方注明出处,以备查询。
除了画好句记录、归类摘抄、写感受、背诵、标出处,平时读书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做法?
读书除了摘抄法,我还会采用读背法。
还有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就是达标法。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给自己制订出每一学期读书的目标要求;然后,把总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也就是每周阅读多少书。这样,通过扩大阅读量,也可以积累语言。
平舌音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
叶
罗
裙
一
色
裁,
芙
蓉
向
脸
两
边
开。
乱
入
池
中
看
不
见,
闻
歌
始
觉
有
人
来。
jué
/
/
/
/
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粉红的荷花娇艳动人、荷花池中一条小船……
发挥想象,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古诗大意是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少女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根据填空背古诗
荷叶罗裙(
),(
)两边开。
乱入池中(
),(
)有人来。
看谁背得快,背得准确。
第二课时
?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
◇
得
。
直不起腰
我会写:
小明跑
像风一样快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句子中加点的“得”字的前后部分,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
.
.
“得”字前面一般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如“摔”“急”"跑”;后面是用来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如“还挺重”“直跺脚”“像兔子一样快”。每个句子的表达都很具体形象。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我会把它们恰当地连起来,组成新的短语。
饿得
封得
吓得
吹得
画得
栩栩如生
奄奄一息
严严实实
哇哇直叫
无影无踪
把下面带“得”字的句子补充完整。
迁移训练
妈妈累得
,
明明冷得
,
大家高兴得
,
天气热得
,
.
.
.
.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观察句中加点词语,交流你的发现。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谣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观察交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发现:每句话中上一句话结尾的词语是下一句话开头的词语,这是一种新奇有趣的句子表达形式。
弯弯的小桥旁边
。
夏日的清晨,风儿吹醒了树儿,
。
自由想象,试着继续往下续说
实践运用
父
及
英
柔
蒙
奏
雾
翅
我发现:这8个字都带有撇和捺。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及”撇不要写得太陡,否则显得重心不稳。“奏、雾”的撇和捺要盖住下面部分;“翅”里的捺尽量向右边平伸出去,托住“羽”。“柔”的撇和捺要写得相对短些,与中间的竖角度以45度为宜。
你曾经学过哪些带有“撇和捺”的笔画的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