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 (两课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机械运动同步练习 (两课时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04 12:05:58

文档简介

1 机械运动
第2课时 速度及其计算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
1 
运动快慢的比较
1.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km.则(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2.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3.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    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参赛者



成绩/s
13.6
13.8
13.7
4.如图是两种比较A轿车和B轿车运动快慢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
A.第一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第二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B.第一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第二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C.第一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第二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D.第一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第二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5.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知识点
2 速度与平均速度
6.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速度的定义: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由此得出计算速度的公式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此外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     ,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
7.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
min,通过的路程是27
km,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km/h,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8.我国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
m决赛中,以39.584
s的成绩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下列速度中与他的速度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
B.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9.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
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
s,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
m
B.600
m
C.2160
m
D.7776
m
10.
2019年9月30日,位于乌蒙山区的赤水河红军大桥全面建成。工程师以1.6m/s的速度走过大桥,用时1250s,桥长 
 m.驾驶员驾驶工程车以40km/h的速度在桥上行驶,看到桥栏杆向西运动,可知大桥是 
 (东西/南北)走向的,工程车驶过大桥用时 
 min。
11.一列火车从甲地使往乙地,途中通过一座长400m的桥梁时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火车的长度是 
 米。
12.一辆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该物体在前3s的平均速度是 
 m/s。
13.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
14.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到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选填“快”或“慢”)。
 
知识点
3 匀速直线运动
1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时间t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可由计算,但与s、t的大小无关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小球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照片是(  )
1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1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该物体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m/s。?
1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5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乙球第一个球与第四个球相距60cm,则乙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20.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前2s物体做 
 运动;第2~6s物体做 
 运动;第6~7s物体做 
 运动;7s后物体停止运动。(均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1.如图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速度是 
 m/s;如图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是 
 s。
能力提升
图像专题
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2.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若第5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甲、丙间的距离,则(  )
A.三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B.甲的运动方向一定与乙相反
C.乙的运动方向可能与甲相同
D.丙的运动方向一定与甲相反
3.在如图所示的各图象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家喻户晓,兔子输了比赛很不服气决定和乌龟再比一次,比赛过程如图所示,请认真阅读图象,则根据这幅图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比赛途中,乌龟和兔子共相遇三次
B.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C.比赛时乌龟先出发
D.乌龟在比赛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甲、乙两物体是往同一方向运动的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都通过了50m路程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同,都是5m/s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你判断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
8.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Ⅰ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Ⅱ所示。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其中v甲= 
 km/h。
9.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甲、乙、丙、丁)
计算专题
1.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
2.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通过长为1200m的铁架桥用时58s,现以相同的速度通过一隧道用时30s,试求该隧道的长。
3.建设中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山石的爆破中,用了一条长80cm的导火线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s,假若爆破者将导火线点着后,迅速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破前跑到600m远的安全区?
4.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求:
(1)坐标纸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2)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5.王刚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4s,他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求王刚在赛跑过程中:
(1)前6s内通过的路程。
(2)后8s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详解详析
1.C.
2.D
3.甲 路程 
4.B [解析]
由第一种方法可知:这两辆车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由第二种方法可知:这两辆车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通过相同路程用时少的运动得快。
5.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速度。
6.快慢 单位时间 路程 v= 
m/s km/h
1
m/s=3.6
km/h
7.54 汽车1
h内通过的路程为54
km
8.B 
9.B [解析]
高铁的速度v=216
km/h=60
m/s,车厢通过隧道用的时间t=10
s,根据v=得,隧道长度:s=vt=60
m/s×10
s=600
m。
10.2000;东西;3。
11.600。
12.3
13.20.0;1。
14.8.00;
0.2;
快。
15.D [解析]
根据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由计算,但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6.B
17.D 
18.4 4
19.甲;4。
20.加速;匀速;减速。
21.4;15;8。
能力提升
图像专题
1.A.
2.B。
3.D。
4.B。
5.C
6.B [解析]
乙车在7~20
s内的图像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两车在0~5
s内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s通过的路程都为20
m,第
10
s两车相遇,此时乙车处于静止状态,甲车还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由图像可知,经过5
s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
7.甲;丙;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8.=;14.4。
9.乙。
计算专题
1.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v===20m/s;
(2)由于反应时间t′=4t=4×0.75s=3s,所以匀速运动阶段有:
s′=vt′=20m/s×3s=60m;
s总=s′+s减=60m+30m=90m;
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
(2)计算可知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2.【解答】解:由v=可得,火车通过铁架桥的路程:
s1=vt1=25m/s×58s=1450m,
因火车通过铁架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上火车长,
所以,火车的长度:
L=s1﹣L桥=1450m﹣1200m=250m,
火车通过隧道的路程:
s2=vt2=25m/s=×30s=750m,
因火车通过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长,
所以,隧道的长度:
L隧道=s2﹣L=750m﹣250m=500m。
答:该隧道的长为500m。
3.【解答】解:由v=可得,从点燃导火线到爆破需要时间:
t1===100s;
爆破者跑600m用的时间:
t2===120s,
因为t1<t2,
所以他不能在爆破前跑到600m远的安全区。
答:他不能在爆破前跑到600m远的安全区。
 
4.【解答】解:
(1)甲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是:
=1s/次;
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所以坐标纸移动的速度:
v===25mm/s;
(2)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相同,
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s'=20mm,
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
t′===0.8s,
故乙的心率==75次/min。
答:(1)坐标纸移动的速度为25mm/s;
(2)乙的心率为75次/min。
 
5.【解答】解:(1)由v=可得,前6s内通过的路程:
s1=v1t1=7m/s×6s=42m;
(2)后8s内的通过的路程s2=s﹣s1=100m﹣42m=58m,
后8s内的平均速度:
v2===7.25m/s。
答:(1)前6s内通过的路程为42m。
(2)后8s内的平均速度为7.25m/s。
11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
1 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一行白鹭上青天
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人跑步、鸟飞翔、鱼游动等生物的运动不是机械运动
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
D.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知识点
2 参照物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B.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
C.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D.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我们常选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
5.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其中一列火车的车厢中向另一列火车的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如图所示。上述情景中,“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坐在列车上的你
C.你乘坐的列车
D.旁边反向开去的列车
6.如图所示,五一期间,小美和小华第一次乘坐动车。小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的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美乘坐的动车
D.铁轨
7.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
B.月亮、地面
C.山、云朵
D.江水、山
知识点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
B.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
C.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
D.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
9.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10.如图所示,大型加油机给受油机在空中加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时(  )
A.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加油机速度大
B.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但加油机速度小
C.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同,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D.加油机和受油机飞行方向相反,并且速度大小一样
11.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盛典的场景,飞机编队在空中保持队形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B.以看台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C.以太阳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飞机编队是静止的
12.中国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请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
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13.物理学里把 
 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它是 
 还是 
 ,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 
 和 
 的相对性。
14.奔腾的骏马,天空中坠落的流星,正在徐徐升起的氢气球,总结这三个实例,它们的共同规律是:位置随时间 
 (填“发生”或“没有”)改变,都在做 
 运动,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太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学校操场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15.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 
 ,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 
 ;站立在上升电梯中的乘客相对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相对电梯厢是 
 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16.如图,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桌面缓慢向前移动,相对于桌面,笔是运动的,相对于书笔是静止的,由此可以说明 
 ;我们认为相对于书笔是静止的理由是 
 。
能力提升
17.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在下降,乙在上升
B.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C.甲、乙都在下降,且甲的速度比乙小
D.甲、乙都在下降,且甲的速度比乙大
18.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19.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20.两列火车并列停靠在火车站台,突然甲车上的小丽发现乙车好像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D.甲车正在后退,乙车正在前进
21.在南北走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运动,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运动,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辆车相对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只有a车
B.只有b车
C.只有c车
D.a车和c车
2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23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两列沿东西方向行驶的列车上,当他们同时经过某地时,甲看到窗外的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乙看到雨滴相对车窗向东下落,则(  )
A.窗外无风,甲、乙均向西行驶
B.窗外无风,甲静止,乙向西行驶
C.窗外刮东风,甲、乙均向东行驶
D.窗外刮东风,甲向东行驶,乙静止
24.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否运动,司机说没动,路旁的小学生说动了,谁说的对?为什么?
25.暑假,小燕到佛山探亲。小燕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放着一列列的火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的列车尾部才发现,实际她所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走了。请分析小燕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提示:从参照物选择的角度作答)
26.仔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方向,说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可能运动情况。
27.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的运动情况是什么?
教师详解详析
1.B 
2.C
3.C [解析]
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包括微观物质的运动;人跑步、鸟飞翔、鱼游动等生物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空气在流动时,空气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空气的流动属于机械运动。
4.B 
5.D 
6.C 
7.C[解析]解:以图中是山和月亮为参照物,云朵的位置在改变,就会感觉云朵是向西运动的;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的位置在改变,就会感觉月亮向东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
8.D[解析]解:
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则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则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则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则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西行驶,故D符合题意。
9.
B[解析]
解:A、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对于河岸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角速度相同的意思,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10.C
11.A
12.C
13.答案为:物体位置;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静止。
14.答案为:发生;机械;静止。
15.答案为: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
16.答案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笔相对于书的位置没有改变。
能力提升
17.D [解析]
楼房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看到楼房在上升,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一定是下降的。同理,以地面为参照物,乙也一定是下降的。甲和乙都在下降,乙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大。
18.B [解析]
人和汽车均为由南向北运动,但汽车运动得快,以汽车作为参照物,则人向南运动。
19.B 
20.D [解析]
由“甲车上的小丽发现乙车好像在后退”可知,此题研究的是乙车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欲判断乙车是向后运动的,首先应考虑到乙车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若甲车正在后退,乙车正在前进,则小丽将会发现乙车在前进。
21.C
22.
D [解析]
从图中烟的方向可看出风向左吹,若小车向右运动或静止或向左运动但车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则车上的小旗会向左飘。若车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则小旗向右飘,观察图片可确定甲车状态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乙车状态为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
23
B [解析]
甲看到窗外的雨滴相对车窗竖直下落有以下可能:①窗外无风,甲静止;②窗外刮西风,甲向东行驶,且车速与风速相同;③窗外刮东风,甲向西行驶,且车速与风速相同。乙看到雨滴相对车窗向东下落有以下可能:①窗外无风,乙向西行驶;②窗外刮西风,乙向西行驶或静止;③窗外刮西风,乙向东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④窗外刮东风,乙向西行驶,且车速大于风速,综上分析可知,窗外无风,甲静止,乙向西行驶符合题意。
24.[解析]解:司机说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而路旁的小学生说乘客动了,是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的,两人选的参照物不同,所以乘客的运动情况也不同,两人说的都对。
25.[解析]答: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与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所乘坐的列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
26.[解析]解:根据左西右东来判断: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
(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
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
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刮向东方。
(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旗子向西刮;当车速大于风速时旗子向东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答: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风速慢;
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快。
27.[解析]答:(1)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三车以地面为参照物都向北运动;
(2)因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因为甲、丙两车快慢相同,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丙静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