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⑵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⑵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释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相同。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玩猜谜语游戏吗?请注意听:一分为二;三分天下;七上八下;十拿九稳;百里挑一。谜底各打一个数
师:这些都是什么数?(板书:分数),对于分数你认识了多少呢?
(板书:认识)
2.提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对分数作进一步的研究(板书:再),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会对分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一:
1、课件呈现出两个图形:一个被平均分成了4等份的正方形和4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们涂色表示其中的3/4,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2、课件呈现12根排列整齐的骨头,请同学们圈出其中的3/4,并说一说为什么?
3、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单位“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或,可以用分数表示。
活动二:
⒈故事激趣,引发悬念
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动画,见课件)
有一天,师徒四人都觉得饿了,唐僧就让三个徒弟分别去摘些果子来充饥。这师兄弟三人毫不怠慢,立刻驾云而去。不一会儿就都回来了。唐僧特别高兴,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全部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结果孙悟空拿出了4个桃子,沙和尚拿出了4个鸭梨,猪八戒拿出了3个苹果。唐僧不高兴了,认为猪八戒准又多吃多占偷偷留了一部分自己吃。猪八戒大喊冤枉,孙悟空和沙和尚也一起作证说这次真的是冤枉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能帮助猪八戒解释清楚吗?
2、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⑴师:请同学们根据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二分之一所对应的整体分别是什么?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分别是多少个?
⑵分别用圆圈代表苹果、三角形代表桃子、长方形代表鸭梨,在小组内带着以下
3个问题摆一摆,议一议。
?
想一想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是怎样拿的?
?
他们各自的果子总个数是多少?
?
应该怎样说才能帮助猪八戒说清楚,让唐僧心服口服?
3、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并展示
师:请三位同学上来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师:你们把你们在小组内摆的结果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和你们组摆的一不一样?
师:为什么同样拿出二分之一,猪八戒苹果的总数是6个?
引导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相同。
4、练一练:课件出示题目: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总结: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多。
活动三:
1、导入: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幅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2、引导画一画:这两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1/4,那你能猜测出这幅完整的图案吗?请大家打开练习本,试着画一画。
归纳:一个图形的1/4是两个小正方形,所以原来的图形只要有8个正方形就可以了,图形的形状可以不同。
三、巩固练习:
师:成功是一座山峰,双手插在衣袋里的人永远无法攀登!想成为成功的人那就赶紧行动吧,解决书上64页第1--4题的问题吧。
课件依次展示,学生回答,师小结。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新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没想到这节课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看来学好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彩。
六、知识拓展
课后思考:分析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如果他们捐得一样多,他们各自各有多少零花钱?如果小明捐得多他有多少零花钱?如果小芳捐得多她有多少零花钱?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