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276m
1241m
1137m
1000m
1000m
1000m
1100m
1000m
1100m
1200m
800m
1100m
1100m
900m
1200m
1200m
军长命令:
一队:迫击炮部队沿缓坡占领制高点(山顶),轰炸敌军总部
二队:沿西面鞍部正面强攻,狙击手占领西面山脊打击敌方
三队:在北面山谷待命,追击东逃敌军
等高线的判读
七年级
第二章
第三节
本节课学习目标
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
2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坡度的陡缓。
第一关
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珠穆朗玛峰
思考: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我们通常说是8844.43米;但是站在青藏高原上看,却只有4000多米。
相同的一座山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呢?
甲
乙
1500米
500米
海平面
1000米
(1)绝对高度(海拔):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0
绝
对
高
度
(3)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
(1)A点的海拔是
(2)B点的海拔是
1000米
B
C
500米
1000米
A
1000米
1500米
500米
练一练
闯关成功!
第二关
等高线
水平面
13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120
130
120
110
110
100
100
200米
150米
100米
(1)等高线的定义:
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等高距: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垂直高差)。
2.等高线
10米
水平面
13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120
130
120
110
110
100
100
2.等高线
10米
(2)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②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海拔都相等
③全图等高距都相等
④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有疏有密
陡
缓
提示:等高线的形状、海拔、等高距、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坡度陡缓的识别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缓坡
陡坡
密集
稀疏
坡度较陡,等高线(
);坡度较缓,等高线(
)
2.等高线
密集
稀疏
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A容易。为什么?
A
C
B
260
240
220
0
500米
水平比例尺
想一想
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因为这一侧等高线稀疏一些,是缓坡。
闯关成功!
第三关
山地等高线的五种基本形态
山脊
山顶
山谷
鞍部
陡崖
3.山地等高线的五种基本形态
山顶
高
400m
500m
600m
700m
400m
500m
600m
700m
400m
500m
600m
700m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
200m
300m
400m
500m
200m
300m
400m
500m
100m
200m
300m
400m
500m
脊线
500m
600m
400m
300m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海拔低
脊线
山谷
200m
300m
400m
500m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
向低处凸出
200m
300m
400m
500m
槽线
200m
300m
400m
槽线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海拔高
S
S
90
80
70
60
50
山峰之间的平缓地带
两组表示山顶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鞍部
陡崖
100m
200m
300m
400m
100m
200m
300m
400m
等高线重叠。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580
550
500
N
连一连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A
B
C
D
E
300
200
400
400
300
200
200
300
400
闯关成功!
1276m
1241m
1137m
1000m
1000m
1000m
1100m
1000m
1100m
1200m
800m
1100m
1100m
1200m
1200m
900m
山峰
鞍部
一队
二队
山谷
山脊
狙击手
三队
军队剿匪成功!
三队:在北面山谷待命,追击东逃敌军
二队:沿西面鞍部正面强攻,狙击手占领西面山脊打击敌方
一队:迫击炮部队沿缓坡占领制高点(山顶)
等高线的判读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等高线
山体部位的
五种形态
等高线的定义、等高距
等高线的特点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2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
)。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即等高距)相等
闭合等高线的中心肯定是盆地
C.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平坦
D.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势起伏越大
图中所示地形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山峰
B.
②—山脊
C.
③—盆地
D.
④—陡崖
A
B
课堂练习
3
4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3~4题。
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是(
)。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400米
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A
地形图的判读
陆地上的五种地形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一般代表平原
黄色一般代表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一般代表高山;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平坦,略有起伏,起伏不大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起伏大,落差大
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等高线间隔大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米)
形态特征
>500
(高而平)
>500
(高而陡)
<500
(低而缓)
<200
(低而平)
无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陆地上的五种地形
平坦,略有起伏,起伏不大
坡度陡,起伏大,落差大
坡度和缓,等高线间隔大
平坦宽阔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中国地形剖面图
(沿北纬32°)
254
250
240
230
220
210
240
230
220
210
268
250
260
240
230
220
210
250
260
270
米
水平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
1:50000
1:2500
地形剖面图
剖面线
A
B
—
绘制方法
画图方法
沿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找出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1
2
3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