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形图的判读(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形图的判读(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07: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地理星球版
七年级上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来表示。
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海拔高度1000米
海拔高度600米
海拔高度-80米
利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我们就可以描述一个地方高低起伏的状况了。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400米
相对高度1080米
思考: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约为-415米,它们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8844米-(-415米)=9259米
活动
陆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读图2-2-2,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同。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盆地: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很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等高线地形图
景观图可以把地球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但是存在着绘图难度大、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我们通常采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我们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作等高线。
等高线
我们可以看作把平行于海平面的平面去截,得到最外面的交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同一图中等高距相等
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海拔,判断地表的高低状况;
到山顶数字增加
数字减少
山头等高线
洼地等高线
50
60
70
80
50
70
80
60
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两种地形类型——山地和盆地
100
120
140
160
80
60
40
80
60
山脊
山脊:中部高,两边地,
等高线向低(海拔)处突出
高海拔
海拔低
还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凹凸方向,判断山脊与山谷等。
山脊:中部高,两边地,
等高线向低(海拔)处突出
山谷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高海拔
低海拔
断崖
鞍部:两山峰之间的低处,
两组闭合等高线
中间部位无等高线
鞍部

等高线稀疏
缓 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此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字母ABCDE分别代表山地哪部位地形?
A
B
50米
E
C
实践应用
D
A:山顶
150米
100米
50米
B:鞍部
C:陡崖
D:山谷
E:山脊
等高线作用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
根据等高线的凹凸方向,判断山脊与山谷
根据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海拔,判断地表的高低状况
3、等深线:
(1)定义: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2)作用:利用等深线地形图,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作用
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等深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表形态有多种表示方法,除了等高线地形图外,还有分层设色地形图(图2-2-8)。
人们在绘有等高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这种地图就作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借助这种地图,我们既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海拔和相对高度,还能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识别出不同的地形类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丘陵
褐色代表山地
蓝色代表海洋
地形剖面图
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高低,就好像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一样。
课堂练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是什么?
A
E
C
B
D
A
是陡崖
B
是鞍部
C
是山谷
D
是山脊
E
是山顶
A
B
C
D
E
0
50
50
150
100
200
实践应用
小明和他的好朋友想要爬到山顶A处,有甲、乙两条路线,选择哪条路线较容易呢?为什么?
A
B

E
C
D

乙路线;乙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本节知识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特点认识



海拔和相对高度
定义:含义
测量方法
换算方法
常见的地形类型
地形的概念
地形五种形态
五种地形的特点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含义
如何绘制等高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