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地理星球版
七年级上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
80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化石。这是一种人类过去未知的“鱼龙”,取名为“喜马拉雅鱼龙”。
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会被掩理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
据考证,这种鱼龙生活在距今约1.9亿年前的海洋中。
海陆变迁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在几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底逐渐隆起、抬升,才成为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
事实上,地球表面许多地方都曾经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变化。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如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
海陆变迁原因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地壳的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
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
人类活动
思考:1.下面是海陆变化的两个实例,你能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吗?
(1)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2)荷兰作为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约有1/5的国土来自围海造田。
大陆漂移
很久以前,有人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西洋两岸,尤其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十分相似。
如果我们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就差不多可以拼成一个整体。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一片大洋。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地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这种海陆分布的变化,至今还在极其缓慢地进行着。测量结果表明,大西洋正在不断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地漂移分离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海岸线有惊人的吻合,甚至能够拼合在一起。1910年的圣诞节期间,魏格纳也同样发现了这一奇特的现象。
于是魏格纳结合个人的考察,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破裂、漂移,最终到达现在的位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但是这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却遭到人们的嘲笑、敌视和抵制。
为了收集更多的证据,他除了查阅大量的资料外,还多次赴格陵兰岛考察,并测出该岛正在发生漂移。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岛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人们才发现他的尸体。
后来,人们逐渐接受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到了20世纪,科学家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不断“漂移”。
印度发现古代冰川!
南极洲发现煤层!
(提示:煤是树在高压下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树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板块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
一般地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北美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非洲板块
欧亚板块
北美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
日本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点B·
点A·
3.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
A地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B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
另外还有六大板块学说
A
B
C
D
E
F
G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北美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南
美
板
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填写板块名称?
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
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它们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板块内部
板块交界处
板块张裂
板块挤压
使地表发生断裂
使地表隆起抬升
地壳比较稳定
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性质
形成高大山脉
形成断裂带(东非大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也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据统计,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活动:1.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正在不断绪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现在的地中海将会消失。
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2.读图3-2-9,看看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危害较大的地震,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加以解释。
大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原因:A.地壳的变动、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要点: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
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人物及证据
学说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