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10: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2

,共计8分


1.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碰瓷”现象时有发生,既严重危害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扰乱了社会秩序,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B.为了打击人民日益高涨的昂扬情绪,反动派沥尽心血,镇压一切进步力量。
C.质量是产品的根本,手机厂商在产品设计中不可本末倒置,只一味追求手机的外观新颖。
D.一阵夏雨不期而至后,在校园里散步的他发现了池塘里一朵刚刚绽放的荷花。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①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②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③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老师不断地批评指正,使我们的语文成绩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掉“通过”或“使”)
B.《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删去“的原因”)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不仅”改为“不但”)
D.受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2至3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删掉“约”或“左右”)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B.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D.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二、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15分


5.(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
qī(?
?
?
?)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文中的一个有错别字的词。
菡萏?
?
??
??qī?
??斜?
?
?
?
??改为?
?
??
(2)“花瑞”在文中的意思:?
?
?
?
?
?
?
?
?
?
?
?。
(3)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
?
?
?
?
?
?
?
?的修辞手法。
6.
(4分)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
7.(6分)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说说喜欢的理由。
(3)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50字左右)
三、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8分


8.(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意?
(3)结合原文,说说下面两句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①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提示:句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提示:句中画线词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4)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
9.(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流泻在后院的时光
张亚凌
①我常常忆起儿时的后院,那是奶奶的辖区,更是我的天堂。
②一进后院,先是一块不小的空地,奶奶将它打理成菜园:中间是一畦一畦的菜,四周用长长的枯树枝围成高高的篱笆。
③鲜嫩的韭菜先探头探脑,觉得暖和了、能适应了,就伸胳膊蹬腿地舒展开了。辣子纤细的小苗儿挥舞着手臂,日渐粗壮,小辣椒就爬上了枝丫。
④西红柿的苗儿最没正形,不搀扶一把就赖着不周周正正地长。奶奶常常在它们的近旁边插树枝儿边唠叨:“娃娃都像你们就糟糕了,走没走相,站没站相。”
⑤茄子苗儿长得自有个性:宽大的叶儿随心舒展,整个身子长得无拘无束。茄子们呢,憋足劲长,倒像个没体没形的臃肿女人。不久,茄子的不可一世就被南瓜吞没了。南瓜才是真正的一发不可收——蓬蓬勃勃、声势浩大地推进式生长。记忆里,我家的南瓜王抱得年幼的我都喘不过气来,是我年幼体弱,还是南瓜太大?
⑥其实我最最喜欢的,是那一畦黄花菜。看着是花,状如修长点的喇叭,吃起来却是很软和的菜。在妈妈准备切菜前,我还会拿一朵怒放的黄花踮着脚尖在她的头顶比划着玩。
⑦蔬菜是竭力长得漂亮,篱笆则是被奶奶打扮得漂亮。
⑧一开春,牵牛花的绿藤恣意蔓延,近乎疯狂,四季豆的藤儿也是你追我赶地迅速占领更广阔的空间和高度。这些绿意穿过浓夏,来到秋末,直到满园开始荒芜、沉寂,篱笆才不情不愿地脱了外衣。
⑨过了菜园,靠近后墙的是一排鸡舍。鸡舍旁边是一堆用来点灶火的麦秸垛。我最喜欢的是鸡舍,不,是母鸡。也不对,应该是母鸡下的蛋。
⑩一听到有母鸡“咯咯咯”的叫声,我就飞也似的奔向后院。准会有一只母鸡从鸡舍里钻出来,高傲地伸长脖子昂着头。我弯腰,贴近鸡舍,侧着身子摸进去,圆圆的,暖暖的。
?那时,我最喜欢躺在草垛上,先皱着鼻子使劲地闻鸡蛋,而后用两个手指捏着鸡蛋对着太阳举起来,似乎隐隐约约能看到蛋黄呢。其实除了看望病人或是招待金贵的客人,鸡蛋多被奶奶换成钱补贴家用——不能吃到鸡蛋也丝毫不能削弱我捡拾鸡蛋的快乐!
?一天,我竟然捡到两个鸡蛋,一手握一个,欢呼雀跃地奔向前院给奶奶报喜。结果过门槛时绊了一跤,摔倒了。是的,鸡蛋破了,一下子还是两个!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任奶奶怎么哄都不停。奶奶喊来妈妈,妈妈保证不骂我也不打我了,可我还是失控般狠哭!
?如今想来,那时的我怕是心疼家里失去了俩鸡蛋吧?
?常常忆起后院,每每那时,就沉浸在童年暖暖的时光里。
(1)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第⑧段是写篱笆的,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对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西红柿的苗儿最没正形,不搀扶一把就赖着不周周正正地长。
(4)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四、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5分


10.(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④爇(ruò)点燃,焚烧。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A.去后乃至/闻庆至,恐
B.待君久不至,已去/辄解印绶而去
C.相委而去/爇而不能燃也
D.下车引之/明日尽还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方入门不顾。
②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汝?
烛?
不?
燃?
易?
可?
燃?
者?
自?
今?
慎?
勿?
复?
尔。
(5)请简要说说通过【甲】【乙】两文,你学到了哪些人生道理。
五、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分


1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白帝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了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作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净尽、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12.
(50分)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乌云、雾霾、雨雪、冰雹……但是它们都是遮不住太阳的。其实只要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它一直守候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的存在。
请以“阳光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
(1)dàn,攲,莲篷,莲蓬
(2)花带来的好兆头
(3)比喻
6.示例:擂响在锣鼓铿锵的鼓声里,飘散在书法酵美的墨香中
7.(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示例一:我喜欢端午节,因为我喜爱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示例二: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在外打工的父亲会回家,我们家人可以团聚。
(3)示例:“弟弟,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你不要再玩手机了,好吗?”
8.
(1)不好,“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北海的各色花象征着人生百态,但不论哪一种都应活出一种姿态,活出人生命的个性、尊严和价值。
(3)①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坐”“站”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让她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失态。“那就赶紧准备准备”体现母亲的急切,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②“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的病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4)第①段: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对母亲的话有了真正的理解,坚定了生活的信念,要与妹妹一起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
9.
(1)这是个过渡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写可以使段落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可以让人从不同季节来欣赏后院,显得完整立体。
(3)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西红柿的苗儿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西红柿苗的喜爱之情,也写出了西红柿苗需要插树枝搭架的特点,让读者感到西红柿苗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在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达出对童年暖暖的时光的怀念之情。
10.
(1)①约定,②舍弃
(2)C
(3)①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②丰庆也始终没有把银烛这件事告诉别人。
(4)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
(5)【示例】【甲】文:做人要讲信用;【乙】文:做一个正直清廉的人。
11.
(1)B
(2)①诗歌的颈联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即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
②颈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进行对比,用“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以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进行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12.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