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4.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知识点01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2、爆发: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3、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4、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5、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6、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李鸿章一味强调“避敌保船”,以致丧失渤海、黄海制海权。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地图速查】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反映内容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突出特点
(1)战线由朝鲜半岛向中国国内推移,海陆同时进行(2)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区域(环渤海地区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重要地点
(1)大东沟海域: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邓世昌与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牺牲(2)威海卫:1895年初,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被日本割占长达50年之久
【微点拨】
1.商品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将工业加工品出售到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市场进行倾销,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侵略是以坚船利炮为手段进行的;其本质是控制殖民地的市场,销售在本国加工的工业品,获取高额经济利润。
2.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多余的资金)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以此达到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本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手段。
知识点02
《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1895年春,日本马关、中方李鸿章与日方伊藤博文,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
对中国——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对日本——日本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易错警示】
1.《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列强在华设厂,标志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兴起。
【知识纵横】
纵向: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光复(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结束了日本侵占中国台湾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
横向:甲午中日战争是检验中日两国改革成效的试验场,它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了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知识点03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列表
3、“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易错警示】
《马关条约》以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其实质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共同瓜分中国。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经过黄海海战,李鸿章认为中国不值得再继续这样打下去,因此他命令海军全部回到旅顺港,之后便采取保船避战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
A.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B.中国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因此他命令海军全部回到旅顺港,之后便采取保船避战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令海军全部回到旅顺港,采取保船避战的政策,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B正确;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指的是八国侵华战争,排除A;直接导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排除C;撤回旅顺后并未签订《马关条约》,排除D;故选B。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日本侵略中国相关史实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文字“甲午风云”可知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结合课本所学,1894年日本进攻驻守在朝鲜的中国军队,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D正确;由图A文字“林则徐”,可知相关事件是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A排除;图B文字“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史实,B排除;图C文字“火烧圆明园”可知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侵略中国的史实,C排除;故选D。
3.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反映了《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誓死收回台湾的决心;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是佟麟阁的说的,反映了热爱祖国,视死如归,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佟麟阁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由此可知,每次外来侵略,都遭到了中国人民誓死的反抗。D正确;图片没有反映中国内忧、没有涉及到变法的内容。ABC排除,故选D。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4.“《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AB项是《南京条约》的影响,D项是《辛丑条约》的影响。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今日割台湾”
的这一条约
A.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解析】材料“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1894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结合所学,《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战败,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故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故选C。
6.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马关条约》规定:“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下列解读与材料信息相符是
A.外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
B.增强了民族工业竞争力
C.外资企业享有免税特权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马关条约》中的“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条款,欧美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享有同样的特权,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外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增强了民族工业竞争力,B排除;《马关条约》的签订没有推动中国经济的繁荣,D排除。故选择C。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8.下图是某某同学在课堂上做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完善他的课堂笔记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C
【详解】依据表格内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笔记内容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1894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南京条约》有关,排除;B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鸦片战争,排除;D项与《辛丑条约》有关,排除。故选C。
9.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被迫放弃侵略中国的计划
B.被迫改变瓜分中国的策略
C.已折服于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D.彻底打破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认为当前进行瓜分中国是不可行的没因为寻找其他途径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对中国瓜分中国的计划重新调整,B正确;题干“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可得治,列强认为现在无法瓜分统治中国,并非彻底放弃灭亡中国计划,排除A;题干并没有体现列强已经被中国人民打败,屈服于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排除C;“彻底打破了瓜分中国的迷梦”中“彻底”太绝对,排除D。故选B。
10.下面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从海岛上伸出来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而鱼身上写着“辽东”二字。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导致了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欧洲的干预”,“辽东”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来由于欧洲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清政府赔偿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给日本,这次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划分中国的狂潮,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B项是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D项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能力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易错点】
1.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惨败;I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详解】材料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并不差,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已经实现工业化,中国却仍然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说明中国近代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经济结构落后,反映了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D符合题意;A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择D。
2.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套用1866年利萨海战的冲撞战术,将战舰横排迎敌。但是丁汝昌忽视了30年来军舰速度的提升,又失去了纵向列队的最高火力和相对移动优势,最终落败。黄海海战的决策反映出
A.清朝积极借鉴、融合外国战例
B.观念陈腐导致战败
C.清朝政府没有全力支持海军
D.外国战术不适合中国战场
【答案】B
【详解】根据“丁汝昌套用1866年利萨海战的冲撞战术”“丁汝昌忽视了30年来军舰速度的提升”可知,黄海海战的决策反映出观念陈腐导致战败,B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清朝积极借鉴、融合外国战例,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清朝政府没有全力支持海军,C排除;材料主旨没有体现外国战术不适合中国战场,D排除。故选择B。
能力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重难点】
3.(2020·福建宁化·初二月考)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09:00---10:00
朝鲜东学党起义
10:10---11:00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10---12:00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的导火线;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唱响了北洋海军的悲歌;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清政府也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故选B。
4.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答案】A
【详解】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我们中国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由没有国家概念,到国家意识增强。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能力点三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重难点】
5.“今日之中俄虎、英豹、德法貔、美狼、日豺,眈眈逐逐,露张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要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借债索款,推广工商,以其膏血:开放门户,划势力圈,搏肥而食,无所顾忌。官吏黜陟,听其指使,政府机关,使司转捩。呜呼!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与材料所述现象直接相关联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排除;《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排除;《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择C。
6.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该条约要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新的通商口岸,据此可知该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在鸦片战争之后,A排除;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的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B排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C排除。故选D。
7.“19世纪末,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了主要的侵略载体,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严重的内忧外患也使陷于麻木状态的帝国大多数统治者们惊醒、振作。”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说明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处于商品输出阶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马关条约》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8.19世纪末期,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2400万元,较之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A.清政府被迫扩大开放通商口岸的范围
B.帝国主义获得资本输出的特权
C.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工厂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期,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2400万元,较之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一条。它使外国投资设厂“合法化”,
西方各国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故B符合题意;清政府被迫扩大开放通商口岸的范围、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工厂、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9.“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该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①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③增开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大清帝国李鸿章、李经方与大日本帝国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可知与《马关条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因此属于该和约的主要内容的是①③。选项B符合题意;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属于《南京条约》内容,可排除;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属于《辛丑条约》内容,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役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黄海海战)
(1)地图中描绘的是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这场战役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2)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耻辱之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邓世昌。
(2)具体名称:《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4)启示: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应对突变,增强危机意识;众志成城,增强国防意识;常备不懈,增强战备意识;敢打善打,增强必胜意识;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等。(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成为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分析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因此在这场战役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是邓世昌。
(2)依据“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分析可知,这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所以“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是《马关条约》。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依据所学可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以“耻辱之约”中的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这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4)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陆海统筹,增强海洋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应对突变,增强危机意识;众志成城,增强国防意识;常备不懈,增强战备意识;敢打善打,增强必胜意识;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等。
素养点一
《马关条约》的内容——历史解释
1.(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答案】B
【详解】“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这是列强资本输出的表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直接相关,故B正确;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等地为商埠、割辽东半岛和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都不是资本输出的要求,故ACD错误。
素养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史料实证
2.(2020年青岛)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反映的“中国战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影响,A符合题意;BCD都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的影响,排除。故选A。
素养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时空观念
3.(2020年山东威海)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日本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威海卫位于图中的③,C符合题意;①是辽东半岛的战役,A不符合题意;②是旅顺战役,B不符合题意;④是平壤战役,属于甲午战争一开始的战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课后作业精准三维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2.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4.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知识点01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
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
2、爆发: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
”。
3、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
,清军将领
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
陷落。
4、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
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
壮烈牺牲。
命令舰队躲进
,日军趁机夺取了
。
5、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
、
。
守将
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
进行了
,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6、威海卫战役:
初,日军进攻山东
,李鸿章一味强调“避敌保船”,以致丧失渤海、黄海制海权。北洋水师提督
自杀殉国.北洋舰队
。
【地图速查】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反映内容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突出特点
(1)战线由朝鲜半岛向中国国内推移,海陆同时进行(2)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区域(环渤海地区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重要地点
(1)大东沟海域: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邓世昌与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牺牲(2)威海卫:1895年初,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结果
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被日本割占长达50年之久
【微点拨】
1.商品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将工业加工品出售到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市场进行倾销,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种侵略是以坚船利炮为手段进行的;其本质是控制
的市场,销售在本国加工的工业品,获取高额经济利润。
2.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
用过剩资本(多余的资金)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以此达到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命脉;其本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手段。
知识点02
《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1895年春,日本马关、中方
与日方
,双方签订了中日
。
2、内容:清政府割
、
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开放
、
、
、
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
等。
3、影响:
对中国——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对日本——日本挤进了
的行列。
【易错警示】
1.《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列强在华设厂,标志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兴起。
【知识纵横】
纵向:1945年,中国人民
,台湾光复(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结束了日本侵占中国台湾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
横向:甲午中日战争是检验中日两国改革成效的试验场,它宣告了中国
的破产,表明了日本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知识点03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
联合
、
迫使日本放弃
,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白银
作为“
”。
2、“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
、划分“
”的“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列表
3、“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易错警示】
《马关条约》以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其实质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共同瓜分中国。
知识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马勇《甲午战争十二讲》:“经过黄海海战,李鸿章认为中国不值得再继续这样打下去,因此他命令海军全部回到旅顺港,之后便采取保船避战的政策。”这直接导致了
A.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B.中国丧失了黄海制海权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2.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日本侵略中国相关史实的是
A.
B.
C.
D.
3.从如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A.内忧与外患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屈辱与抗争
知识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重难点】
4.“《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今日割台湾”
的这一条约
A.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6.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7.《马关条约》规定:“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下列解读与材料信息相符是
A.外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
B.增强了民族工业竞争力
C.外资企业享有免税特权
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知识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8.下图是某某同学在课堂上做的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完善他的课堂笔记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9.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被迫放弃侵略中国的计划
B.被迫改变瓜分中国的策略
C.已折服于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D.彻底打破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10.下面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从海岛上伸出来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而鱼身上写着“辽东”二字。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导致了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能力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易错点】
1.1820年,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鸦片战争中惨败;I860年,中国的GDP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却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据此推知
A.经济总量对一国来说没有意义
B.GDP排名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C.中国国际地位与GDP排名背离
D.经济结构优劣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2.黄海海战中,丁汝昌套用1866年利萨海战的冲撞战术,将战舰横排迎敌。但是丁汝昌忽视了30年来军舰速度的提升,又失去了纵向列队的最高火力和相对移动优势,最终落败。黄海海战的决策反映出
A.清朝积极借鉴、融合外国战例
B.观念陈腐导致战败
C.清朝政府没有全力支持海军
D.外国战术不适合中国战场
能力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重难点】
3.(2020·福建宁化·初二月考)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09:00---10:00
朝鲜东学党起义
10:10---11:00
北洋海军的悲歌
11:10---12:00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4.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能力点三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重难点】
5.“今日之中俄虎、英豹、德法貔、美狼、日豺,眈眈逐逐,露张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要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借债索款,推广工商,以其膏血:开放门户,划势力圈,搏肥而食,无所顾忌。官吏黜陟,听其指使,政府机关,使司转捩。呜呼!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与材料所述现象直接相关联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6.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该条约的签订
A.客观上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商品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7.“19世纪末,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本输出成为了主要的侵略载体,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严重的内忧外患也使陷于麻木状态的帝国大多数统治者们惊醒、振作。”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
8.19世纪末期,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2400万元,较之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A.清政府被迫扩大开放通商口岸的范围
B.帝国主义获得资本输出的特权
C.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化工厂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该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①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③增开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0.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役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黄海海战)
(1)地图中描绘的是19世纪末中日一场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这场战役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2)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耻辱之约”中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素养点一
《马关条约》的内容——历史解释
1.(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素养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史料实证
2.(2020年青岛)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素养点三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时空观念
3.(2020年山东威海)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课后作业精准三维设计
维度一、夯实基础,对点精练(精准练习显高效)
维度二、能力提升,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必提高)
维度三、学科素养,价值引领(拔尖提升素养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