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9 15:1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的酸碱性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4种水果的,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
B.木瓜
C.西瓜
D.柿子
2.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花青素相当于酸碱指示剂中的酚酞试液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
C.向pH=11的草木灰水中滴加花青素溶液,溶液变成蓝色
D.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食物
苹果汁
西红柿汁
菠菜汁
鸡蛋清
pH
2.9-3.3
4.0-4.4
5.1-5.7
7.6-8.0
A.A
B.B
C.C
D.D
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溶液
C.气密性检查
D.收集一瓶氧气
5.下列是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西瓜pH=5.8
B.芒果pH=3.5
C.菠萝pH=5.0
D.葡萄pH=4.5
6.将四种物质电离,得到的离子如下,则其中属于酸离得到的是(  )
A.、
B.、、
C.、、
D.、
7.在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仍显无色,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溶液是中性的;②溶液不可能是碱性的:③溶液可能是酸性的;④如果在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一定仍显紫色,结论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少
C.电解水时,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会导致负极与正极的气体体积比偏小
D.配制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结果偏小
9.向盛有约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5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另取一个小烧杯,加入约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上述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氨气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氨气具有挥发性
D.氨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
10.下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
B.干燥氢气
C.检查气密性
D.熄灭酒精灯
1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  )
A.食醋
B.味精
C.食盐
D.纯碱
12.下列关于pH及其测定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玻璃棒用水清洗后,立即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且pH越小,雨水酸性越强
C.pH的范围为1~14
D.某学生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为4.6
13.下图是收集干燥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
>7
<7
A.A
B.B
C.C
D.D
14.某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会使石蕊试液(  )
A.变红
B.变蓝
C.变紫
D.不变色
二、探究题
15.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设置对照组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___________(填字母)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秧子做实验就行了,这种想法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可用来___________表示。
(1)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呈___________性:,溶液呈___________性,值越小,酸性越___________;,溶液呈___________性,值越大,碱性越___________。
(2)测定的最简便方法:使用试纸。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跟___________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
17.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18.我国大力推广在盐分高,pH>9的土壤中种植海水稻。
(1)pH>9的土壤呈__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2,SiO2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19.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下表:
作物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油菜
⑤马铃薯
pH
6~7
6.3~7.5
6~7
6~7
4.8~5.5
(1)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2)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
A.将废气点然后排放
B.废水用碱中和至达标后排放
C.改进工艺减少废弃废水的产生
试卷第2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题中柠檬的pH最小,所以其酸性最强。
故选A。
2.A
【详解】
A、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而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pH=11的草木灰水显碱性,滴加花青素溶液,溶液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个花青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5:1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A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详解】
A、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
B、西红柿汁的pH为4.0-4.4,小于7,显酸性;
C、菠菜汁的pH为5.1-5.7,小于7,显酸性;
D、鸡蛋清的pH为7.6~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4.C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西瓜pH=5.8,小于7,呈酸性;
B、芒果pH=3.5,小于7,呈酸性;
C、菠萝pH=5.0,小于7,呈酸;
D、葡萄pH=4.5,小于7,呈酸;
呈酸性的物质中,芒果的pH最小,故酸性最强。
故选:B。
6.B
【详解】
酸在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7.C
【详解】
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则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中性,石蕊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故选C。
8.C
【详解】
A、碱溶液稀释后碱性变弱,pH变小,选项分析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药品和砝码放反,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10g-0.5g=9.5g,会导致氯化钠偏少,选项分析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会导致负极与正极的气体体积比偏大,选项分析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导致称得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小,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C。
9.A
【详解】
A、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而分子的运动与气体的密度无关,即该实验不能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项错误;
B、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表明氨气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选项正确;
C、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说明氨分子过程的氨气具有挥发性,选项正确;
D、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选项正确,故选A。
10.D
【详解】
A、测溶液的pH时,应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待测溶液,选项错误;
B、干燥氢气时,氢气应沿长管进入浓硫酸中,与浓硫酸充分接触,才能够被充分干燥,选项错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该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膨胀的气体会沿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不能正确判断装置是否漏气,选项错误;
D、熄灭酒精灯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灯帽盖灭,选项正确,故选D。
11.A
【详解】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知该调味品显酸性,因此是食醋,而食盐、味精、纯碱都不显酸性。
故选A。
12.B
【详解】
A、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使用,会稀释待测溶液,选项错误;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且pH越小,雨水酸性越强,选项正确;
C、pH的数值范围为0~14,选项错误;
D、用pH试纸测测溶液的pH只能精确到1,选项错误,故选B。
13.C
【详解】
因为用碱性干燥剂,则收集的的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pH大于7,又因为气体短管进长管出,说明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选C。
14.B
【详解】
碱性溶液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某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该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B。
15.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酸雨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影响
没有
A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不行
因为一粒种子在萌发、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偶然性,不能说明问题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详解】
(1)(2)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针对实验问题作假设时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或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3)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
(4)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因此A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5)由于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可以发现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6)实验中我们为了避免种子过少带来的偶然性(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我们一般使用多粒种子,如10粒。
【点睛】
本题考查探究实验,要注意:①找好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
16.pH





标准比色卡
【详解】
通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1)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
(2)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值。
17.可以
Al(OH)3+3HCl═AlCl3+3H2O
【详解】
(1)
该花汁能使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
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18.碱性
AB
【详解】
(1)pH>9的土壤,pH大于7,呈碱性;
(2)SiO2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19.②
B
【详解】
(1)因为小麦适合于在中性或弱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若要种小麦,需要减弱土壤的酸性;
①工业盐酸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②熟石灰显碱性,可以中和显酸性的土壤,符合题意;
③纯碱是碳酸钠,显碱性,但价格比较贵,不是最好的选择;
故选:②。
(2)A.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将废气点燃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则仍会形成酸雨,符合题意;
B.废水用碱中和至达标后排放,整治措施合理,不符合题意;
C.改进工艺减少废弃废水的产生,是正确的做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