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雨后地面水消失了
B.食物腐烂
C.纸被折叠成纸鹤
D.糖溶解在水中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磁铁吸引铁粉
B.铁生锈
C.豆腐霉变
D.火柴燃烧
3.生活处处是科学,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铜器锈蚀
C.胆矾研碎
D.葡萄酿酒
4.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5.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6.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矿自燃
B.钢铁生锈
C.冰雪融化
D.光合作用
7.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的不同,这种变化是(
)
A.木炭燃烧
B.打开汽水瓶出现大量气泡
C.菜刀生锈
D.鸡蛋壳放入食醋中出现大量气泡
8.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岁月洗礼的瑰宝,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了解。如图所示为宁波的部分“非遗”,其制作过程离不开化学变化的是( )
A.慈溪剪纸
B.象山岑晁米醋
C.余姚四明山竹编D.鄞州彩绣
9.在互联网上用Baidu搜索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10.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11.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大豆磨浆
B.苹果榨汁
C.葡萄酿酒
D.辣椒剁碎
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力发电
B.食物发霉
C.爆炸
D.海水晒盐
13.义乌特产丰富,下列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糖梗榨汁
B.制作蜜枣时洗晾生枣
C.腌制火腿时切块包装
D.酿制黄酒时发酵糯米
1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主要是化学变化,后者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食物腐败
B.轮胎爆炸,灯泡发光
C.燃放烟花,海水晒盐
D.蔗糖溶解,铁铸成锅
二、填空题
15.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
①棒冰熔化
②食物腐败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④木棒受力折断
16.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易生锈;③电灯发光;④煤气燃烧;⑤镁能燃烧;⑥氧化铜是黑色粉末;⑦冰雪融化;⑧雕琢玉石;⑨食物变馊
17.中国古代科学和科学工艺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1)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叙述的是用硫酸铜和铁反应制取铜,这是湿法炼铜的最早记载。用硫酸铜和铁反应制取铜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变化。
(2)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垂。”描写的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的现象,甲烷能燃烧的性质属于___________性质。
18.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__。
试卷第2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雨后地面水消失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纸被折叠成纸鹤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糖溶解在水中过程只是微粒的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磁铁吸引铁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B、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豆腐霉变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火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C
【详解】
A、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铜器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剪纸时,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锡雕时,只是锡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竹编只是竹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5.D
【详解】
判断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银白色、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6.C
【详解】
A、煤矿自燃,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冰雪融化只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二氧化碳逸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菜刀生锈,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鸡蛋壳放入食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8.B
【详解】
A、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米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错算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竹编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金银彩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1.C
【详解】
A、大豆磨浆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苹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辣椒剁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水力发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物发霉,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爆炸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
A、生产红糖时糖梗榨汁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制作蜜枣时洗晾生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腌制火腿时切块包装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酿制黄酒时发酵糯米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A、榨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轮胎爆炸、灯泡发光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涉及物质三态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解、铁铸成锅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①④
②③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①棒冰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木棒受力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6.③⑦⑧
①④⑨
⑥
②⑤
【详解】
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②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钢铁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③电灯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⑤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镁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⑥氧化铜是黑色粉末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⑦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⑧雕琢玉石,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⑨食物变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7.化学
化学
【详解】
(1)湿法炼铜,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此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甲烷能燃烧是利用甲烷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18.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
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分析】
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