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氓》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1《氓》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07: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诗经』两首
一、总述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诗经》中的“六义”,即“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具见《通志序》)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
成就的部分。《
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比较常见的篇目,如《
关雎》、《
蒹葭》、《
桃夭》、《
定之方中》、《
柏舟》、《
君子偕老》、《
伐檀》、

硕鼠》、《
伐柯》、《
东山》、《
鸿雁》、《
灵台》
、《
氓》、《
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
《思齐》等。(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
周颂、
鲁颂和
商颂。分别为31篇、4篇、5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
《有客》、《玄鸟》等。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描写,是最基
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
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与子成说(shuō):和你立下誓言。此处“说”并不通“悦”字。
(5)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认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
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二、卫风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
2
.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3.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
二、自主学习:
1、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读一句诗要读出句内的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的节奏、语气语调。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反问语气
——肯定语气
(稍停)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快连)
(稍停)
(感叹语气)
2、内容点评
(1)第一章(第1自然段)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主谓之间)
(非,不是)
(就)
(拖延)
(愿,请)
(介词
把)
无知农家小伙子,
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
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
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
你无媒人失礼仪。
(2)第二章(第2自然段)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毁坏、倒塌/墙)
(连:来)
(借代:住在复关的人)
(一边……一边)
(灾祸)
(介:用)
(介:把)
(财产)
登上那堵破土墙,
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
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
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
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
把我财礼往上装。
(3)第三章(第3自然段)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润泽的样子)
(叹息/于通吁)
(沉溺)
(通脱/解脱,脱身)
桑树叶子未落时,
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
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
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
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
要想解脱不好离。
(4)第四章(第4自然段)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落)
(往)
(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
(水势很大的样子)
(溅湿,浸湿)
(差错)
(没有定准)
桑树叶子落下了,
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
多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
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
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








(5)第五章(第5自然段)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没有,无)
(早起晚睡)
(顺心,满足)
(自身)
(伤心)
婚后多年为你妇,
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
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
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
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
独自黯然把泪抛。
(6)第六章(第6自然段)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共同,一起)
(通畔)
(诚恳的样子)
(这,代誓言)
(第二人称,你)
(止,了结)
白头偕老当年誓,
如今未老生怨愁。
淇水滔滔终有岸,
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
说笑之间情悠悠。
当年山盟又海誓,
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
既已恩绝就算了。
三、图示结构: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六章)
情感基调
热情
幸福
怨恨
沉痛
清醒
刚烈
情节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1~2章节):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
①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情。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②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请根据他们的性情,想象一下他们的婚姻生活。
简析:自由讨论,略。
2、第二部分(3~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婚变)
简析:比兴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表现手法。
其中,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3、第三部分(6章节):自我伤心后的感受、决心。
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
4、中心文意
作品通过一位被遗弃的妇女的自述,表现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
(诗中女主人公无处申诉的哀伤、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读来至今仍使我们感叹不已。)
结构图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决心(赋)
恋爱
婚变
决绝
热情
幸福
沉痛
怨恨
清醒
刚强
情节
感情基调
5、总结:
四、问题探究:
1、《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
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我”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我”受尽屈辱,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2、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五、课后训练:
1.背诵及翻译诗歌;
2.完成课后练习题一和老师发下的练习;
3.思考:运用细节描写,改写诗歌最后一段;
4.
预习《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