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会利用探究方法研究身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科学史,在与同学的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并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学生的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接触到的第三类生物种类——微生物的序篇。从宏观上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能区别细菌和真菌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的差别。通过科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掌握简单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广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互助。
同时,本节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课本生物技术中也有对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的详细介绍,通过本节的学习也起到了初高中衔接的桥梁。
四、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两大类生物后,学生在进入微观世界中时,没有可视化的图像,没有较为熟悉的内容,会极大程度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微观世界中,有直观的认识,有体验后的知识习得,有科学严谨又充满惊喜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微观世界。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引入
视频:洗手歌
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开启课前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时事
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
生活中的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大小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联想自己身边长毛的情景,展示分享
总结感知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掌握学生前知识。
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通过数据:人手上的细菌多少让学生对从数据上对细菌和真菌进行初步的认识
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展示
通过直观的数据让学生感知细菌和真菌虽然看不见,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菌落的概念
展示卡通菌落,认识什么是菌落
培养基是什么?
菌落是什么?
任务单: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通过可视化的细菌与真菌菌落,让学生根据大小、形态、颜色上的特点进行区分,学会对知识概念的处理与信息整合。
科学方法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师生互动,思考每个步骤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由于是视频教学,通过动态的实验让学生能了制备培养基的方法。
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引导学生自己完成探究设计;
以洗手前后手上细菌的多少?为课堂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结论提升情感:注意个人卫生
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作出的假设,以及对实验过程的设计
科学探究是学生必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并在课后开展探究活动。在下节课时再进行实验分享与展示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寒冷的极地、深海中都有细菌的分布
通过资料互动深刻认识
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多收集相关知识
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生存条件有哪一些
总结:有机物、水、温度都是细菌和真菌的必备条件
知识的提升需要学生联系生活以及整理
生活应用
泡菜坛加盖、加水的原因是什么?
AB两种不同的细菌在同一块有盐水的培养基中为什么存活情况不同
泡菜中的细菌是乳酸菌,它是厌氧菌,需要提供的是无氧的环境。证明不同细菌的生存条件是不一样的。
证明了不同细菌适应的环境不同
学以致用,用生活实际的情况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结
利用知识总结,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方便学生进行复习。
课堂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科学探究,在本节课这个只能通过老师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与注意事项,具体的探究活动还是需要本人完成。
因此在任务单后附加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的视频教学,让学生通过高年级科学方法的学习,能完成细菌和真菌培养的过程。
由于缺乏了学生展示的环节,本节课稍显常规与讲授,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到动手动脑的科学探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