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第
六
单元
第__二
章
课题: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年级与学科
初二生物
单位
授课人
教材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章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内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章上承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还将为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比较浅显,而且生物多样性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含了七年级学习过的生态系统相关内容,以及将要学习的遗传相关内容。教师应把握课标的要求,注重重点的解析,从学生身边入手,多举例子,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2.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了解基因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基因控制性状,反映了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如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反映了生命观念中稳态与平衡观)。
理性思维
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学会信息归纳、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学习钟扬教授和袁隆平院士这两位杰出的科学研究者的工作故事,了解科学探究是如何进行的,有什么意义以及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课件及教学视频。
学生准备: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和分类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教师介绍钟扬教授: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他率领团队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设疑】教师提问: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展示下面3个问题:1.
青藏高原有多少种高等植物?2.
为什么说“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3.
想一想:青藏高原地区包含哪些生态系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短视频【视频】播放视频——《钟扬的故事·种子篇》。【归纳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1.
青藏高原有多少种高等植物?——生物种类多样性2.
为什么说“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基因多样性3.
想一想:青藏高原地区包含哪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多样性【过渡】让我们一同来探究一下生物多样性的第一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到底有多少种,现在谁也说不准。但是,目前已知的种数就足以说明生物的种类是极其丰富多样的。
???【自主思考】阅读3个问题,尝试回答问题:有将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钟扬教授收集了1000多种、4000,0000万颗种子;这些基因可能控制一些治疗特有疾病的功能;视频中有草原、有湖泊,所以可能有草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快速阅读】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微生物约10多万种。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导入课题通过视频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艰辛过程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资料分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并讨论以下问题: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在上述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请你根据表格和课本内容,总结一下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类
群我国已知种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哺乳动物581434213.39鸟
类1244873014.25爬
行
类37663005.97两
栖
类28440107.08鱼
类38621905620.3蕨类植物2200-260010000-1200022裸子植物约240850-94026.7被子植物3000026000010【探究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意义】教师简单介绍三北防护林,及课本上的例子。【设疑】为什么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林容易发生严重的虫害呢?教师展示食物网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
【小组合作】学生通过课件图片提示、小组间的交流,尝试回答下列问题: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植物中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除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细菌、真菌和病毒。我国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十分丰富。除此之外,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还有其独特性,有许多生物是我国所特有的。
【自主思考】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学习过的生态系统相关内容,尝试回答: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种类越丰富,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通过对熟悉知识的回顾,构建生物种类多样性这一新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三个问题的设问从具体到抽象,先理性感知后总结概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保护生物的情感意识。通过旧知,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
基因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含义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过渡】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的生物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些可爱的动物吧!【设疑】展示第一组图片:提问:不同种生物为什么差异那么大?展示第二组图片:荔枝的不同品种的果实外观和剖面图以及狗的不同品种外观图提问:同一种生物,为什么也会有差异?若学生提及遗传物质,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遗传物质DNA和基因的关系。【引导温故】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过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等内容。【突破难点】教师讲授什么是“基因”,并借助举例——控制瞳孔颜色基因、控制血型基因,帮助学生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因此,由于每个生物具有基因不同,表现出来的特征便不尽相同。【小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种生物的基因差别大,所以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尽相同。【探究基因多样性的意义】展示实例1:我国的华南虎早已所剩无几,一直在动物园中饲养繁殖。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亲繁殖的结果。提问:你认为这与基因的多样性有关系吗?教师小结: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若生物数量减少,生物基因库的基因多样性就会减少,这将对这种生物物种的繁衍、延续有着负面影响。展示实例2:70年代以前,美国是大豆的进口国,而70年代后期,美国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这是因为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到了他们所需的野生大豆,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了优良品种提问:我国的这种野生大豆有什么优点?为什么会具有这种优点?展示实例3: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
培育成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教师讲授并提问:袁隆平院士生前心系我国的杂交水稻,一生扑在了科学研究上,他也曾说过:“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想必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同学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请同学们再回过头来思考我们开头的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钟扬教授所说的“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
学生观察各类动物的不同之处,并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对不同之处进行分类。学生回答:因为它们的基因/遗传物质不同。学生回答:即使是同种生物基因/遗传物质也有所不同。学生回忆细胞、细胞核、DNA的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学生尝试回答问题:有关,华南虎的数量减少,导致基因的多样性减少,使华南虎的后代继承有害的基因的可能性增大。学生尝试回答问题:我国野生大豆的优点是能抗萎黄病,因为它具有相关的优良基因,而美国的大豆没有。学生思考、体会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在几百年后,有一种疾病肆虐,而只有几百年前的今天一种濒危植物上有对付这种疾病的基因,哪个国家能够保存这株植物,哪个民族能留下这颗种子,就能尽快战胜这种疾病,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帮助他人。
基因的多样性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通过展示两组图片,一步一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基因。培养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通过动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培养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通过华南虎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基因多样性缺失对生物个体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探究其原因的过程中,将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相联系。通过中美两国大豆的对比,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大豆的优点。这种“我有他无”的感受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了解杂交水稻的故事,认识袁隆平院士生前科学探究工作的伟大之处。明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明晰青少年身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过渡】教师展示野大豆的图片。教师:这颗看似野草的大豆“亲戚”来头可不小,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山西省)介绍,野大豆保护等级属于国家二级,渐危种。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它,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如黄河三角洲湿地就是野大豆的自然保护区。我们深圳有没有湿地自然保护区?教师展示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铁岗-石岩湿地的图片。提问:湿地中所有的生物和环境我们称之为什么?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教师: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海洋、湿地、湖泊、森林、草原、农田、城市等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提问:如果生物失去了生存坏境会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不久以前的例子。2019年,澳大利亚因山林大火毁掉了树袋熊80%的自然栖息地,至少有1000只树袋熊葬身火海,加上被烧毁的自然栖息地恢复难度大,树袋熊正面临着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指某个或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教师:是的,因此守护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根本,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说,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学生回答:有,红树林。学生回答: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学生回答:无家可归/死亡(......)学生提问:什么叫功能性灭绝?学生感叹:无法繁衍的话,离最终的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野大豆的图片不仅可以和实例2的野生大豆相连通,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类型。深圳红树林的举例,让同学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意义,你能够绘制一个简单的图来描述这三个层次的关系吗?
展示关系图:你们的画的图在内容上和老师画的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教师引导,适时点拨。
【讨论、绘制】学生讨论后绘制关系图。学生回答,发表观点。
学生通过绘制关系图,在脑海中自主建构三个层次间的关系。通过和教师提供的图相对比,找出并解决尚未理解或理解有误的概念。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对一些科学家、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我们深圳)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国虽然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的国家之一,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仍不容放松。在国家的号召之下,更多部门、机构、个人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你看青藏高原地区,每年都有志愿者前往拾起游客留下的生活废弃物,我们深圳市民也积极配合着完成垃圾的分类。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作为中学生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学们交流的很好,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举手发言】生1:节约用纸、用电、用水;生2:不乱扔废旧电池,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生3:爱护动物,不打扰也不乱投喂;生4: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在提问-思考-回答过程中,锻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同学们明晰自身应承担之责。
当堂巩固
1.
(原创)深圳地理及气候上非常适合红树林的生长,现有红树林167.6公顷,共有红树19种,如秋茄、海檬果等;红树林中生活软体动物缢蛏,节肢动物斑节对虾等动物;红树林还是候鸟迁徙的中途加油站,据统计,这里最多时曾有180种鸟类,珍稀鸟类——黑脸琵鹭就是其中一员,这反映了( A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2.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的新品种-小黑麦,这利用的是( B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C.
环境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D )A.
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保护基因的多样性C.
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巩固知识,获取反馈,及时补缺。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多样性
【布置作业】
A组:完成选择题、填空题部分,并用一周时间完成一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要求阐述生物多样性的涵义,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B组:完成能力检测练习全部内容;
C组:完成选择题、填空题,拓展练习不做。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