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19: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蔡甸区2021-2022学年度七年级新生入学测试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
,有秋

,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
萧瑟
成熟
B.奔放
成熟
萧瑟
C.成熟
奔放
萧瑟
D.成熟
萧瑟
奔放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
测。
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
品。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大约有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
的。
全红婵以466.
2分夺得跳水冠军,这一成绩是女子10米跳台比赛的历史最
高分。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于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勤于用脑好处多
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
用多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
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
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
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
的事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
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
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
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
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
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
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
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那
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可见,勤
于用脑不仅不会让人变笨,反而会好处多多,我们一定不能听信那些没有科学依
据的谣传,要常常用脑才好。
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
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老年人经常用脑,比如常读书
看报,学习新知识,认知和记忆力就越强,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大脑是
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
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
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
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
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
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对第②段列举大量数据的目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人的大脑皮层里有很多神经细胞。
人的脑神经细胞数量很多。
人的脑神经细胞大部分可不动用。
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对第③段主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在于运动”,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说明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懒于用脑思考的人,大脑很可能会早衰。
运用正反对比突出要常常用脑才好。
第④段中“多用脑,可防老”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是(

多用脑子会使人更聪明,不会变笨。
多用脑有助于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
多用脑能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
多用脑可以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首句“暗”字富含情味,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
动了许多听众。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
之悠扬。
因“柳”“留”谐音,古人常用“折柳”送别,表达挽留不舍之意,诗中
“折柳”既是曲子,也有惜别、怀远之意。
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
术魅力。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笼中鹦鹉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
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汝在
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
“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
乐可言?
”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畜一鹦鹉
能迎客与诵诗
段忽系狱
及归
畜:养
迎:迎接,接待
系:关系
及:至IJ,等到
D.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
A.
B.
C.
D.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富商养的鹦鹉很聪明,能迎接客人,还会吟诵诗歌。
富商认为自己对鹦鹉很爱护,给了他很好的待遇。
富商在监狱的时候,推己及人,了解了鹦鹉的苦痛。
富商听了鹦鹉的话后恍然大悟,就把鹦鹉放走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
(6分)
将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
五、
(26分)
阅读《西游记》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6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
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
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
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
”唐僧果然耳软,又
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
”唐僧道:
“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
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行者道:“师父
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
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2分)
根据文段对话描写,简要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20分)
放学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
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
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
”妈妈生气地说:“怎
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
”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
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
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
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
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
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
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
”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
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
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
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
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
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
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11点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
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
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
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
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
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
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
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
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
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
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
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
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
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
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
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
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
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
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时间差?(4分)
仿例子,用三字语概括⑦一?段的内容。(4分)
、逗狼狗


O
品读下面语句,结合带点词句体会当时的情境,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出安
安的特点的。(6分)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矮篱外,他们彼此用晶亮
圆滚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如果你打算将此文推荐给你的父母,你觉得文中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有哪些可取之处,请分析说明。(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垃圾分类”是建设文明城市、体现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志。武汉市各中
小学校也纷纷开展垃圾分类的活动。为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垃圾分类,学校团委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校园宣传周活动。
作是筹备小组组长,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垃圾
分类”的优点,请简要概括三条。(3分)
尽管学校已经设有垃圾分类桶。但是你的同桌小明因为怕麻烦一直不将
垃圾分类放置。请你用一段话劝说小明进行垃圾分类。你应该怎样说?(100-120
字)(5分)
七、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吴耀杰的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唱到一一“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妈同事
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现实生活中,妈妈也许常将你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对此,你有哪些
体验、感受和思考。请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落款统一为“您的儿
子(女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