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科学
1教学目标评论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掌握数的组成、数序和大小;进一步认识个位和十位,能正确读写11—20各数,初步渗透有关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计算方法。
2.在看一看、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迁移能力和初步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数学的乐趣。
2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虽然在前面的知识里已经学习了1—10各数的读和写的方法,但是对于数位的理解和2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序的认识,却是全新的。枯燥的概念,对于刚刚入学两个月的儿童来说,有一定的知识难度。六七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因此,认识知识、形成能力都要以他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游戏为主,使学生在操作中、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知识的表象,为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乃至提高做好铺垫。
3重难点评论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数游戏评论
师出示14支铅笔,请学生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数数验证,师鼓励评价。
活动2【讲授】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评论
1、在数一数、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中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1)生数自己课桌上的小棒,举出相应数的卡片。
生汇报数出的根数并数数来验证。
师: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都能数出小棒的根数,老师这准备了一些物品,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它们的数量,想知道是什么吗?
(2)师出示物品,大家齐说出它们的数量。
启发提问: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物品的个数我们一下子就说出来了?
生可能出现:①因为它们都是10加几,就是十几。
②因为它们都是1个十加几,就是十几。
追问:1个十怎么来的?
(3)请学生再次整理小棒,同桌互说。
2、11—20个数的组成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棒图,请学生说是几并说出书写方法。
小结:单根的小棒表示的都是几个一,整捆的小棒表示的都是几个十;
单根的小棒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整捆的小棒所在的位置叫“十位”。
追问:十位、个位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2)教师说数11,生摆小棒并说写法。
启发提问:你是1,我也是1,咱们一模一样吗?
追问
:看着长得一样,它们表示的意思可不一样。怎么区分呢?
(3)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
①请一生拨11
追问:你也是1颗珠子,我也是1颗珠子,这回该一样了吧?
②同桌互相拨数
③教师说数(18、19、20),生拨数并说出是怎样拨的。
请一名学生演示20
是怎样拨的。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认识了11—20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生齐读课题。
3、拼数游戏
4、认识数序和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数线图,请学生根据要求找准数的位置。
(2)请学生看数线图提问并请其他学生互动。
活动3【练习】回归生活找数评论
1、请学生举例。
2、教师出示生活实例。
活动4【作业】全课小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