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4.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剪纸小红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4.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剪纸小红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9-17 08: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民间艺术家学习
——剪纸小红人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论文网
http://www./9/view-1729525.htm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有美妙的图案,精湛的技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是,在时代的变迁中,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剪纸艺术渐渐被人疏忽和遗忘。剪纸教学在中学开展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由于受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的局限,很多剪纸类课程被上成了剪纸欣赏课,学生缺少动手动脑体验实践的机会。作为一所示范中学,怎样通过我校“3+1”模式、用好每周一节课时间,继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文化,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我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本课《剪纸小红人》旨在引领学生通过了解传统与现代的剪纸娃娃深刻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两个层面:1.通过传统与现代“小红人”的学习,促进学生体会造型和纹样的美感,形成美化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使学生懂得有关剪纸艺术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养成耐心细致、有计划的学习习惯。?
  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了解剪纸的特点并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创作一副小红人剪纸作品。?
[学情分析]?
1.审美需求?
  初中学生成人意识增强,他们追求成熟,审美情趣倾向于写实作品,由于对现在独生子女娇宠,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很差,畏难情绪严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手工制作缺乏自信心。?
2.感知特点?
  中学生有感知和想表现的能力,但对较复杂的图案容易被局部的次要特征所吸引,而忽视了整体形象和主要特点,本课重点是借助传统与现代的“小红人”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思维特点?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经验型。抽象思维还常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在本课的训练中,它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质朴中见灵巧”。
教学目标及确认依据?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学会制作“我的小红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学习制作小红人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祖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感受剪纸小红人之美(对称、夸张、象征之美),掌握剪制小红人的表现方法。
2.难点:小红人夸张的造型及纹样装饰的创造性表现。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课以直观教学方法为主,以合作学习、演示比较、小组讨论、实践练习法为主,精心做好课前引导、小组分析、合作学习、师生演示、采用“教师示范-欣赏分析-活动练习-小组讨论-自主探究
-创作运用”的方法展开教学。?
1.教法?
  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谈话、师生演示、讲评。?
2.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练习法、小组合作、观察比较法、自学、示范、讨论、制作、多媒体演示等。?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学生独自完成:课前预习?
  (1)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2)吕胜中小红人艺术美在哪里?
(3)抓髻娃娃的的特点与风格?(4)抓髻娃娃的制作方法?
2.教师准备?
  写好教案、示范作品。?
3.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设计方法步骤图、彩色手工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垫板等。
[教学片断]
片断一:
开始上课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游戏
“高高山,低低山,高山顶上有个人,一不吃二不喝,不动就是木头人。”让学生做各种动作,要做得与众不同;再让学生观察几个对称的动作;然后老师即兴剪出来,学习剪纸的最基本技法:一是对称;二是左手推纸,右手行剪刀。大家看,刚才老师使用了剪纸的方式,剪出了一个好玩的小红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剪纸小红人》,板书课题。  
教学目的:教学的导入部分,我运用了肢体语言很好地抓住了《剪纸小红人》这课的主要剪纸方法:对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既形象又有趣。?
片断二:
说到小红人,老师马上想到的就是他,他被称为“中国的马蒂斯”他剪的小红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经典符号。他叫吕胜中!他去大西北,跟老婆婆们一起剪小人,老婆婆们夸他剪的小人头上的小辫儿剪得“美得很”,从此,他就不停地剪小人,剪了成千上万个,出示吕胜中的小红人,你看这就是吕胜中先生剪的小红人,大家看,吕胜中的小红人与我剪的小红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对称,我们都体现了剪纸艺术的对称之美。教师板书:对称之美。再来看,他的小红人和老师的小红人又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很壮,很胖,辫子不同等等。师总结:吕胜中的小红人更夸张,体现了剪纸艺术的夸张之美。教师板书:夸张之美。教师引导:其实吕胜中的小红人也是从人形演变而来,头巨大上面有两个发髻,躯干却像一只青蛙,伸手伸脚呈半蹲式,似乎腿一撑就能跳到半空中。那么,吕胜中的小红人想表现什么?学生回答祝福祝愿,教师继续引导:他想表现的主题是招魂,是召回灵魂的意思。因为他认为当今社会有太多的算计太多的虚伪太多的鸠占鹊巢,太多的人迷失自我,也许人们需要一面镜子,于是小红人就诞生了,借由这面镜子人们可以找回自我,找回最初的那些真、善、美!教师继续引导:欣赏完吕胜中的小红人,下面请同学们也来试一试,使用对折剪的方式概括夸张的剪出你心目中的小红人。学生在剪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学生你的小红人是怎样的?像什么?想表达什么?注意构图大小等问题。
教学目的:1.欣赏剪纸大师吕胜中先生的作品,给学生亲近大师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红人在大师手中尽能如此的壮观,重重叠叠的效果会震撼每个人的心灵。2.激发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剪出我心中的小红人。?
片断三:
出示教师示范作品《抓髻娃娃》,介绍抓髻娃娃由来;播放PPT图片《抓髻娃娃》介绍象征之美;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剪的小红人,小组讨论:你的小红人和大屏幕上传统的抓髻娃娃有何不同?学生回答:添加眼睛,头顶上也剪出了头发,身体上增加了花纹。教师补充: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正是五官、发型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抓髻娃娃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实这样有趣的细节体现在抓髻娃娃的每一部分中,以头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发型,有两个T形的发髻,有两个辫……你还能想到更多更独特的发型吗?学生回答爆炸头、冲天辫……研究完发型我们再来看看抓髻娃娃的脸部五官,这里的娃娃有的开心有的生气,以这个开心的娃娃为例,它的眼睛是怎样的?嘴巴呢?学生回答柳叶、半圆等。发怒的娃娃它的眼睛是水滴形鼻子是三角形,嘴巴是菱形。大家看,通过不同几何形的组合可以赋予娃娃丰富的表情。教师继续引导:有了发型、五官,大家看看这个娃娃还缺少什么?学生回答花纹。我们可以使用上节课学到的月牙纹、锯齿纹、柳叶纹……来进行装饰。以柳叶纹为例,我们把它连续排列起来组成一个简洁的荷花造型,现在这个娃娃是不是更美观了。剪纸是一门镂空艺术,大家想想我们如何来体现作品的镂空感?学生回答剪出来。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民间艺人是如何剪纸的。
视频示范:先对折然后画出图样,再剪外形最后剪纹样。边观看视频示范边讲解,纹样部分剪制需使用暗刀。提醒学生仔细看看抓髻娃娃的眼睛是如何挖空,这就是暗刀的使用。这招可以用在五官和身上各种纹样的剪制上。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剪纸安全问题,需要灵活转动纸张,剪刀离手指要有一定距离。
  教学目的: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从简到难一步步深入,这样的教学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
  
附学生作业:
?
[教学反思]
《剪纸小红人》上完了,可我一时还走不出这节难忘的课。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说,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他们的成长往往经历过一个关键事件,遇到过关键人物,阅读过关键书籍。执教这堂课称得上是关键事件,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后来我在教学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教学反思。
一是教材的解构、关联、重组。美术教材可根据学情进行适度的解构、关联、重组。从《静物画有声》到《图形创意设计》到《剪纸小红人》,都是我对教材根据学情进行多元化处理的典型课例。因偶然发现学生绘制的黑白蝴蝶上的《触摸细节》,因学校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上《我的足球梦》,用锡伯纸捏足球人,非常好玩。因学校有许多花卉植物,从教材的《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中生发,上的盘子画《青花神韵》……我开启了一场“玩美艺术”的教学之旅。“玩美艺术”应有自在的生命状态,应有自主的习得方式,应有自然的学习过程。这就是我美术课堂教学的探索方向。
二是从大师作品中汲取灵感,大胆的尝试。备课过程中我偶然想起吕胜中先生的小红人,还有他的代表作《降吉祥》。那晚,因为这个拓展环节的巧妙构思我兴奋到深夜还睡不着觉。立即打开吕先生微博搜索到这件作品,看到吕先生用热气球把8万个小红人降落在台湾台北市敦化南路诚品大楼的广场上,太壮观了,我也来个送吉祥。正巧那天上课的地点在我校一号报告厅,现场有全体文科老师,又恰逢岁末年首,天赐良“时”良“地”,我就以“大美吉祥图”来进行学生第二次作品展示。课的结尾,我鼓励全班三十多名学生走到黑板前,伴随着喜庆的乐曲,拿起自己的作品,把承载着祝福和吉祥的小红人送给在座的老师们。师生享受了从未经历过的艺术体验。
三是“二次作业”,技能趋精。不知不觉中,近两年来,我上的美术公开课中大都是学生“二次作业”,技能难度呈梯度设计,由易到难,两次推进,保证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学生多了一次对美术作业的反思,学生的美术技能巧度上趋向精准,更加接近于新课程标准的技能要求。由于我的小红人是建立在小红人外形基础之上的,学生的技能习得更加有效。
四是“生生为师”,发现自我。如果一个美术教师没有掌握较高的学习理论,那他只能凭自己的学习经验来指导学生学习,那学生的学习肯定不是一流的,这是很危险的。因此,我们美术教师的眼光要转向学生的学。北师大尹少淳教授说,如果把美术知识和技能比作食物,根据丛林法则,学生更需要的是觅食、扑食。当下的学生是张开嘴,等着你把嚼烂的东西喂给他吃。在学生第一次作业后,我可以采取“生生为师”
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学习,交流添加饰物的创意,达到自我发现,同学赞赏。
“如果你是有意这样剪的,你就是艺术家,如果你不是有意这样剪的,那你还不是艺术家。”一位同行老教师在后来交流中这样提醒我。学生第一次作业中偶尔出现的精彩,我们要去与他交流,如果是“意”在剪前的,那就非常了不起。的确,这样的评价比“这个作业美在哪里?”更具深度和艺术味道。
我的小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