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灯笼》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灯笼》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22:56: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9张PPT)
灯笼
品民俗之美
任务一
展示思维导图
析表达之妙
任务二
以散文的自由笔法,顺着自己的思路,情感自然流淌出来。
——阅读提示
合作探究
从选材、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篇散文的特点。
自由而集中
自由而有序
自由而有角度
小中见大
除夕燃滴滴金
火火烛烛的危险
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
村边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
除夕燃滴金
火烛的危险
夜行人咕噜的私语
坡野里想起跳的磷火
村边戏台下想起闹嚷的观众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路上黑,打灯笼去。
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
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饰吧。
他的文章质朴、味厚,他把浓郁的感情揉进朴素的文字里,从不使用华丽的辞藻,从不多加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
——张志民
“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课文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借以恰当的描写和适时的抒情,过渡转换自然融洽,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
作者介绍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材料链接: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采取的“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你听,(老师)
正萧萧班马鸣也(女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男生)
唉,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老师)
应该数火把,(女生)
数探海灯,(男生)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齐读)
寻文学之根
任务三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都应倍感珍贵。民俗文化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特有的文化烙印!
路遥《平凡的世界》
莫言《红高粱》
陈忠实《白鹿原》
天台的民俗介绍(视频)
作业
1.制作一个小视频,介绍家乡的民俗,与同学分享。
2.自主阅读《记一辆纺车》《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