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湘教版2021-2022八年级上册)(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测试(湘教版2021-2022八年级上册)(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10:12:1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山东临沂市·八年级期中)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疆域辽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对我国疆域辽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东西跨经度大,时间差异大
C.既是邻国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和越南
D.地形气候复杂,旅游资源丰富
2.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2021·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B.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C.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
D.南北跨纬度约57°,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2021·广东深圳市·)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城辽阔,与六个国家隔海相望。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读下面中国濒临的海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和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
B.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C.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D.西临太平洋
5.图中甲、乙、丙、丁四国与我国隔海相望,其中菲律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能正确反映它的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中国的现行行政区划大致上分为(

A.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
B.省、县、乡、村四级
C.省、县、乡三级
D.省、特别行政区、县、乡四级
(2021·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八年级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四幅图分别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其中濒临我国内海渤海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关于省区轮廓与其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甲——云南——滇——西宁
B.乙——广东——粤——广州
C.丙——湖北——鄂——武汉
D.丁——黑龙江——龙——哈尔滨
10.(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年级期末)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地球上演了日环食天文现象,此次日环食带在我国境内从西藏自治区开始,在台湾省结束,日环食带内可以观测到日环食(如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数字①所在省(直辖市)的简称是(

A.川
B.贵
C.渝
D.赣
(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据图判断,北回归线由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四个省级行政区是(

A.台、闽、桂、云
B.台、粤、桂、滇
C.云、桂、粤、台
D.滇、桂、闽、台
12.我国最东、最西端在同一时刻,人们的作息活动明显不同(如图所示),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的差异
B.气温的差异
C.经度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
(2021·全国)
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鲁、冀
B.冀、鄂
C.豫、川
D.鲁、粤
14.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B.气候湿热
C.森林茂密
D.高寒缺氧
(2021·江西九江市·中考真题)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东部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16.下列省区属于中部地区的是(

A.四川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江西省
17.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

①地形
②经济
③气候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21·广东深圳市·中考真题)
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我国人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B.2020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4亿
C.人口年均增长率持续上升
D.近10年我国人口数量增加超过20亿
19.关于人口普查,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人口素养
B.调控第三产业
C.有利于完善人口政策
D.提高人健康状态
20.与纸质填报相比,智能手机自主填报的主要优势是(

①便于数据汇总②减少纸张消耗③提高普查效率④无需核对数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一模)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可知当前我国人口现状为(

A.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我国新出生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增加
C.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增加,用工成本下降
D.与2010年相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2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为(

A.西部人口增加,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B.中部地区人口下降幅度最大
C.自然条件的差异是导致各地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D.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
23.(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陸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那达慕大会是傣族传统佳节
D.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24.(2021·重庆垫江县·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民族与其欢庆的节日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藏族-泼水节
B.傣族-元宵节
C.汉族-雪顿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25.(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壮族
B.汉族
C.蒙古族
D.满族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2020·福建南平市·八年级期中)图为“中国的疆域及邻国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南、北半球上看,中国位于_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__。
(2)_______(纬线)穿过中国南部,因此中国大部分领土位于______带,少部分为______带,没有寒带。
(3)中国地处______洲东部,______洋西岸,海陆兼备。
(4)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万平方千米,邻国众多,其中陆上邻国A是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B是
______,既与我国隔海相望,又与我国陆地相连的国家C是______。
27.(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及东西部人口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____,以西人口____。(选填“稠密”或“稀疏”)
(2)请从下列几方面简要分析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地形方面:____;气候方面::____;交通方面::____;
(3)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填全称)
(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____月____日零时,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28.(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七普”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中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有关负责人总结了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六大特点,分别是:人口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为人口长期的均衡发展增加了压力。
(1)自1990年至今,每1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平均生长率下降最大的是(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2020年
(2)图中显示:自1982年达到生育率高峰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你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而此次普查出现“少儿人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的现象,主要原因________。这些原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你认为下列对于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从东部地区大量流向西部地区
B.因为实施长江全流域开发与保护,人口开始从下游地区流向上游地区
C.因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人口开始流向高原与盆地地区
D.因为经济活跃,劳动力需求旺盛,人口持续从落后地区流向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
(4)“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________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