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1《 短歌行》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09:0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短歌行
曹操
1、了解曹操的基本情况,撑握诗的内容。
2、撑握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提升审美体验。
学习目标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为“短歌”。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我爱记,我能行!
对…人…譬…去
慨…忧…何…唯
青…悠…但…沉
呦…食…我…鼓
明…何…忧…不
越…枉…契…心
月…乌…绕…何
山…海…周…天


读完全诗,你觉得全诗中感彩最浓的是哪一个字?
诗眼:“忧”
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亦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采诗句。
诗眼


那么,诗人到底“忧”什么呢?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面对着美酒应当放声高歌,
人生的岁月能有多少呢?
人生好比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时光苦于太多。
慷慨激昂地高声歌唱,心中的忧思难以忘掉。
用什么东西能排解忧愁?只有美酒相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些青衣领的学子,
使我心中思慕之情连绵不断。
只因为你们的缘故,
我沉思低吟至今。
群鹿呦呦鸣叫,
呼唤同伴共食苹草。
我如果得到了嘉宾,
定当奏乐设宴隆重款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皎洁在天的月亮,
什么时候能够拾取?
我的忧愁来自心中,
至今不能断绝。
客人远道来访,屈驾前来问候。
久别重逢谈心宴饮,
心中惦念着往日情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明月当空星辰稀少,
乌鹊展翅向南飞翔。
绕树低飞好几圈,
但哪里有高枝可以栖息?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山不辞土石越来越高,
海不辞众水越聚越深。
周公礼待贤士一饭三吐哺,天下英才衷心归顺。

(一统
天下)?
人生短暂
三忧
求贤不得
功业未就
诗歌
主旨
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情?诗人的情感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实则不然。
诗人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内心的渴求;源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自己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
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运用比喻的手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朝露喻人生,可见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作者内心苦不堪言。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暗喻曹操自己像山一样不厌其多容纳土壤,像水一样不厌其大而容纳众水,表明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2、引用《诗经》诗句。
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低吟。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原是一首情诗,大意是: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后引《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原是周代宴请宾客的话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这里用以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3、引用典故。
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
用典:
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杜康:酒(借代)。
朝露:
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兴)
“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比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杜康:酒(借代)。
朝露:
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兴)
“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比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杜康:酒
(借代)
朝露:生命短促易逝。(比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比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兴)
乌鹊南飞
(比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
巧妙的运用艺术手法,使本来政治目的很强的一篇招聘启事,却含蓄深婉,极具艺术魅力。
曹操:英雄的慷慨悲歌
“建安风骨”:刚健遒劲、慷慨悲凉。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应玚、阮瑀、刘桢
小结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在文学史上,曹操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虽然数量不多
质量却上乘的诗篇。他登高必赋,且多悲凉之句,诗作以慷慨悲凉之风骨见长。
《短歌行》集中展现出了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传诵不衰。对曹操而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可以说:曹操堪称人生的斗士。
1、背诵《短歌行》,下节课默写。
2、熟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