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育
与
健
康
教
案
水平一:小篮球:拍球和运球
授课教师:
时间:
《小篮球:拍球与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小学体育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选择:小篮球:拍球与运球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二年级男生喜爱上体育课,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大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虽然二年级学生对运球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手型动作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结合以上两点考虑采用降低难度、情景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对篮球的认识。
四、教材分析
小篮球是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篮球运球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运球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各项运球练习,培养篮球素养、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学生对篮球活动产生兴趣。
2、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40%的学生能做出较高质量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控制球的部位,按拍时做出随球与迎球的动作。
难点:手腕手指按拍球的动作协调。
七、教学方法
1.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个性。
2.教学中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练习兴趣。
3.教学中收放结合,有意识让学生自我锻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4.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5.适当运用音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八、教学准备
篮球51个、音箱1个、标志物50个,4个呼啦圈
九、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兴趣、热身导入;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身心恢复三个阶段。
(一)激发兴趣,热身导入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在热身慢跑中加入模仿动作练习调动学生的上课的积极性。
2、游戏:传球接龙,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达到热身的目的。
3、热身操,熟悉球性练习。
(二)师生互动,自我展示与评价
?篮球运球练习
分组自主学习篮球运球,模拟体会运球正确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评价,为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创造学习培养能力。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重点讲解,纠正错误、模拟练习。
分组互评练习运球技术(左右手分别练习)
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层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自我评价,进行不同层次练习,激发练习兴趣。
⑦小游戏:卡片读数,自我展示篮球运球,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
⑧讲解低姿运球动作及攻防含义,学生自主练习。
⑨纠正错误,再次练习;高低姿转换运球练习。
游戏:“春种秋收”游戏,通过游戏加深体会。
“春种秋收”比赛游戏是一项学生喜爱的活动,具有娱乐性,挑战性,竞赛性,在游戏进行中,采用多种形式的组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相互交住与合作的意识与行为。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每组学生按老师布置的场地站好,1号位学生开始收回“西瓜”,2号位接力后去收第二个“西瓜”,下面依次进行行进,最先完成的获得胜利。)
组织:如下图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三)身心恢复
1、放松练习(听轻音乐做)
2、教师做课后小结
4、安排小组长还送器材,宣布下课
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教师做相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