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篮球—运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快乐篮球—运球》(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7 22: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快乐篮球—运球
阶段
水平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老师
班级
二年级(5)
人数
40人
教材
分析
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主要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同时可以增强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机能,以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的运球,是篮球运动最基础的动作之一,在小学低年级已出现,学生练习强度和密度不大,主要以学生对篮球培养兴趣为主,熟悉球性球感。
学情
分析
低年级小学生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尤其是篮球,前面学生已经接触篮球的经历及原地基本技能,本次在游戏中玩球,进一步了解球的特性,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运球,在循序渐进中,体现学生的探究学习,同时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
目标
1、学生通过复习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行进间运球技术动作。
2、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3、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积极性高,学生相互之间能够互帮互助。
4、练习密度在35%以上。
学习
内容
篮球:行进间运球
重点
运球时能根据运球方向准确地接触球的部位
难点
手对运球的控制能力及持续性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原地运球→学习行进间运球→游戏“运球接力”→放松小结


时间
达成目标
负荷
教学内容
教、学法
教学组织



3
5
5
22
5
1.集队做到快、静、齐。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1、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复习原地运球
让学生体验原地运球时手脚协调用力。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学习行进间运球
1、使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2、充分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游戏
运球接力比赛
1、让学生在表比赛中体行进间运球的动作。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中小



课堂常规
1、
整队集合
2、
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
4、
安排见习生
1、篮球操热身
2、熟悉球性
两手弹拨球
直臂拉球
腰间绕球
指尖拨球
复习原地运球:
要求学生脚站的姿势和非运球手的动作,运球时手和球之间的协调,并控制好力量,使每次运球的力量一致。
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
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伐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背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游戏:运球接力比赛,教师讲解“运球接力”要求:
1、排成四路横队依次进行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
2、每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开始往前运球至终点后绕过标志物直线运球返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依次进行。
1、放松操播放《左手右手音乐》
主要有肩、手、腿的拉伸
2、课后总结
3、师生再见
教法:
1、
用口令指挥学生活动。
2、教态自然,声音洪亮,
语言亲切。
学法:
1、精神饱满,做到快、静、齐。
2、一切听从指挥。
3、见习生随堂听课。
教法:
1、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领操。
2、
组织实施,适时口头评价,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
认真完成练习,充分活动各关节。
教法:教师展示原地运球,讲清运球时手的接触部位。
学法:
1、练习高姿运球
2、练习低姿运球
3、运球时能说出教师表示的数字
学法:
1、在规定场地内按照规则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中去。
2、讨论教师的提问,发表看法。
教法:
1、学生分4组体验练习。
2、请运球好的同学展示,并回答问题:该如何运球。
3、学生练习行进间运球。
4、教师点评,学生再练习
教法:1、运球接力练习
2、运球接力比赛
比赛的形式对所学的直线运球技术得于巩固提升及检验所学成果,并发挥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最后完成的那组做5蹲起以示惩罚
队形:四列横队
如图(1)

▲▲▲▲▲▲▲
▲▲▲▲▲▲▲
▲▲▲▲▲▲▲
▲▲▲▲▲▲▲
图(1)

























图(2)
队形:围绕4个场地
如图(3)
图(3)
队形如图4
▲▲▲▲▲▲▲
▲▲▲▲▲▲▲
▲▲▲▲▲▲▲
▲▲▲▲▲▲▲
图(4)
队形:
体操队形
同图(2)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调节好呼吸和情绪。
预计生理负荷
运动密度:45±5%
平均心率:130±5次/分
预计脉搏曲线
脉搏
150
130
90
0
10
20
30
40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篮球课的教学,我发现一堂教学课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如何精彩的表演,而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欢迎程度,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讲,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则必须让学生首先对你所教授的项目感兴趣。因此,在这堂课上,我一改了教学常规,不再运用以前教师示范,学生集体跟做的模式。而是让同学们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同学通过交流,互相纠正动作,互相寻求各出正确运球动作方法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