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
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看日历,能够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特点。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年、月、日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并不全面,孩子们对于年历只是有印象,却不会查阅。尤其是对于每个月的天数,孩子们只能有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录、整理等活动,自主发现大月、小月、二月天数的变化,初步了解平年与闰年,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
会运用大月、小月、二月天数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2.今年的国庆节是几月几日?你能在今年的日历上找出来吗?(课本第102页)看一看是星期几?
3.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教师小结:找月份——找日期——找对应的星期几。
4.小练笔:
今年的国际儿童节是
月
日,星期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知识蕴涵于学生查日历的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解决基本问题。】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活动一
1.学生观察附页1中2014年的年历。看看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
2.同桌合作,记录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
要求:(1)同桌合作,一人查找,一人记录,完成《学习单》。
(2)填好后,观察表格中每个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人们通常把一月中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称平月,2月有28天的月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闰年。
5.说一说你的生日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呢?
6.上面这几年中哪一年是闰年?你是怎么判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发现各月份天数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二
1.找一找一年中大月有几个月?分别是哪几个月?小月有几个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汇报交流。大月有7个: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个:4月、6月、9月、11月。2月特殊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介绍“拳头记忆法”(
左手拳头,紧握拳头,拳背朝自己,关节凸起为大月,凹下为小月,试着指一指,说一说,背一背。)
4.“歌诀记忆法”读一读,背一背。(课本第67页)
5.学以致用。判断大月还是小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观察、思考,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对于中下层学生来说这种提示是很必要的。】
活动3【练习】三、巩固提升
1.基础训练:完成《学习报》自学检测第3——6题。
2.综合应用
(1)课本第68页第2题。独立完成,汇报时说一说你是怎样推算16天后的日期。
(2)完成《学习报》巩固训练第2题解决问题中的第1小题。
先阅读题目,想一想要解决这道题重点分析什么?与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了解常识,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4【作业】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回家去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你今天所学到的知识。
2.想一想:你还有哪些困惑?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