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
学案
课题
1.1
物质的变化
章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与区别。方法与过程目标: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验寻找物质变化证据的能力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_________,其中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_________;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_________。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3.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_______。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_______,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_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我们根据什么来判断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如何认识它们变化的规律呢?
【合作探究】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观察几个变化的共同点是什么?2.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各有哪些?5.什么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6.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如何?7.练一练:(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吹肥皂泡
C.食物霉变
D.电灯发光(2)(2017浙江湖州)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干冰升华
C.煤矿自燃
D.核能发电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基本方法是什么?2.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哪些?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1.物质变化规律应该如何应用?2.硫氰化钾溶液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何?3.练一练(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玻璃刀裁玻璃
B.爆破拆除楼房C.石墨棒作电极
D.不锈钢用于制作炊具(4)(2018·长沙)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铜丝用于作导线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方面?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方面?
【课堂练习】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A.有颜色变化
B.有气体生成C.有光和热产生
D.有新物质生成2.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3.化学变化中不能实现的变化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C.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有关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C.“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元素组成一定不同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5.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同类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杭州市的自来水不含任何杂质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体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6.两种无色液体混合后,无任何明显现象,这说明两种液体(
)A.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只发生物理变化C.只发生化学变化
D.可能发生化学变化7.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________,酒精易挥发________。酒精易燃烧________,可以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________,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8.下列描述: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④氧化铜为黑色;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不可燃;⑧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9.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H?)、丙烷(C?H?)、丁烷(C?H??)等。(1)甲烷是①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_____(选填序号)。(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或出现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下表中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用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否定下列观点。序号错误观点否定例证例有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点灯通电发光时物理变化①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b.混合:将1g铁粉与1
g硫粉混合均匀;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儿,产生发光、放热现象,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请回答:(1)小明认为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a是_________变化过程,c是____________变化过程。(2)证明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3)证明c是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发生着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答案】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3.【答案】形状
状态
颜色
温度的改变
产生气体
沉淀
pH变化
4.【答案】性质
用途
性质
合作探究: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课堂练习: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A
B
C
D
8.【答案】⑤
③⑧
②④⑥
①⑦
9.【答案】(1)①②
(2)C?H?+5O?3CO?+4H?O
10.【答案】(1)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②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
11.【答案】(1)物理
化学
(2)可用磁铁对混合物进行吸引,然后称量被吸引铁粉的质量,发现仍为1g
(3)可用磁铁对黑色固体进行吸引,若固体不被吸引,说明是化学变化过程.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