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牛和鹅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牛和鹅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冰心奶奶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忆,你的童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呢?
童年的你有没有害怕的人或物?
示例:我害怕狗,因为我被狗咬过。每次见到狗,我都会远远地躲开。
对于牛和鹅你的印象是什么?
18.牛和鹅
牛:体型庞大,老实,任劳任怨。
鹅:体型较小,聒噪。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子
可笑
无缘无故
平白
无所谓
拳头
捶背
衣襟
胳膊
酒瓶
恐怖
凭借
欺负
掐住
第一课时
quán
píng
chuí
qiā


wèi
jīn

(1)“甚、捶、摔”是翘舌音。
(2)“凭”是后鼻音。
(3)“膊”单独念二声,在词语“胳膊”里念轻声。
注意














shèn
guì
chuí
wán

tuō
gài
hūn

shuāi
píng
qiā


(1)“捶”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提手旁加“垂”,注意:“捶”的右边“垂”有四横,每个横的长短不一,末横最短。
(2)“掐”注意右边下面“臼”的写法。
注意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
梳理脉络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些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欺负牛,害怕鹅。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我”被鹅追赶,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和做法都改变了。
第二课时
复习字词
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
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
汉子
可笑
无缘无故
平白
无所谓
拳头
捶背
衣襟
胳膊
酒瓶
恐怖
凭借
欺负
掐住
同学们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之前的课文有所不同?
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标注。
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标注,这叫批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让我们在读书时多作批注,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叙述方式。课文中的第一处批注是提出疑问,第二处是评点写法,第三、四处是记录感受,第五出处是读后启发。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学习在适当的地方作批注的阅读方法。
一开始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着书中批注的样子在书旁写上自己的感受。
体会感情
对牛的态度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也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看到牛,我再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我对鹅的态度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从“远远地”“绕个大圈子”可以看出“我”十分害怕鹅。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可以看出“我”怕鹅。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
哪些词句写出了“我”的狼狈?这段话中的两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掉”和“脱”两个字写出了“我”的狼狈,而且“我”还“又哭又叫”。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我”被鹅咬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
在鹅面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狼狈样。
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
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而导致“我”十分害怕呢?
鹅不怕我
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鹅?你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这是一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鹅,还可以从老公鹅咬住“我”的衣襟感受到。
第7自然段中也有描写鹅不怕“我”的语句,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找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小组合作
抓住“跑、赶、张开、咬、拉、拖、啄、扑打”一系列动词及“吭吭、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体现鹅的嚣张气焰。
大家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
目中无人、傲慢、嚣张。
在我们看来,鹅的体型并不大,但它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我们”又为什么惧怕它呢?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
“我们”为什么会“深信不疑”?
“金奎叔”与“鹅”的不同态度
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呢?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金奎叔不怕鹅
①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
②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2)鹅怕金奎叔
①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这时,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
③鹅在“我”和金奎叔面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对“鹅眼看人小”这种说法金奎叔是怎样看的?
为什么金奎叔不怕鹅呢?
下面是课文第12自然段中金奎叔说的话,还有课文第1自然段大家说的话,读这两段话,你读出了金奎叔为什么不在乎鹅是怎么看人的了吗?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金奎叔说的话和大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不同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自己没有去思考。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不怕鹅。
小结:我们不能一味地听信他人的说法,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所以说,鹅有什么可怕的!
为什么我的态度会发生改变?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那么作者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
不,对牛的态度也转变了。
如果把这一句话放牛身上,应该改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
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牛和鹅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聪明的人往往会从生活中的小事悟出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最终指引着他的人生道路。作者任大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信请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小时候金奎叔的话作者至今还会记得呢?
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生活中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