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7 1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前预习(自学)
阶段
预习(自学)内容
1.借助资料和网络,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人物生平事迹、文体常识。
2.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按通排顺序给段落标上序号,积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
3.初步感知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对照课文小标题,思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这些事例表现了焦裕禄怎样的精神和品格?
(2)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形象的?
预习(自学)成果检查
基础知识-字音
倡议(
)
颤抖(
)蹬车(
)
掂量(
)
怒号(
)
勉强(
)
 
泡桐(
)
脱坯(
) 
汲取(
)
救济(
)
盐碱(
)自给(
)
内疚(
)
淤塞(
)
半晌(
)
悲恸(
)
jiǎn

chàn

háo

chànɡ

qiǎnɡ
dēnɡ

shǎnɡ
jiù
tònɡ
pāo
diān
预习(自学)成果检查
基础知识-词语
怨天尤人:
怨声载道:
和而不同:
和光同尘:
心如止水:
心劳日拙:
追本溯源:
顺理成章:
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
味归咎于客观。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
满。
指和谐相处,但不盲从苟同。
比喻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
多形容坚持信念,不为外界所动。
指费尽心机,事情反而越来越糟。
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
指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文体知识补充
通讯
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通讯一般有以下特征:
一是报道详细深入,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这是区别于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是注重思想意义,要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还要讲究主题的开掘;
三是强调用形象说话,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有情节、有联想,用形象说话;
四是突出评论性,思想观点要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文体知识补充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
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载尤其引人注目。但通讯的时效期不及消息。
走进人物——焦裕禄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1962年等,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金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裁种泡桐的办法。
课堂教学
阶段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概括文中所写焦裕禄的主要事迹。
明确:这篇人物通讯记录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的事迹,通过记叙焦裕禄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呕心沥血带领兰考县人民摆脱“盐、碱、旱”等难题,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塑造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县委书记的形象,激励着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整体感知
根据文本利用小标题组合方式的结构特点,对照课文小标题,思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刻画焦裕禄这一人物形象?这些事例表现了焦裕禄怎样的精神和品格?
合作探究,完成下表。
走进文本
分层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导语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危难之际
赴兰考任职
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知难而上的大无畏气概
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细致深入、求真务实的求实作风
风雪天,访寒问暖。
艰苦奋斗、身先士卒、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
分层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关心他人身体状况,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带病痛斗灾害)
无私奉献、坚韧顽强、公而忘私的“忘我”精神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积劳成疾,不幸离世)
心系民生、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兰考人民深切悼念焦裕禄)
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深受爱戴、精神永存
深入研读,选点读析,体会文本“以言见人”的特点。
深入研读
活动:找出各部分焦裕禄典型的语言,体现其精神品质。
导语部分: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背景:?第1段。
初到兰考的作为:第6段。
总结:当时是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他的语言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兰考百姓打下一针强心剂!
第一节:焦裕禄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
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如何理解“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
原句出自:周原《中原大地》:“查风沙要查到沙落尘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要亲自掂掂三喜的分量。”
课文内容:焦裕禄一到兰考县就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体现出焦裕禄身先土卒、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
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
第二节:兰考县遭遇洪灾,
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
语言:“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小标题)
课文第24段:这一天。

…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为什么要插入这样一个故事??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用典型的事迹更加体现出焦裕禄的心系百姓一心为公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深入研读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
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语言描写(第29段):如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
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这些语言描写体现了什么?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
深入研读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
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语言描写:1)??“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2)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任务。”
原文(53到62段):
.......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一本《毛泽东选集》,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表面上是写焦裕禄的'遗产”?,实际上是通过两本书反映焦裕禄可贵的品质。正是《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两本书的指引下,焦裕禄不顾自身,无私奉献。
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表现,也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录同志的所作所为,很好的诠释了毛泽东思想,很好的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修养。
深入研读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
带始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1)评价性语言:?“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他还活着”有几层含义?
明确: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活动2
文章是如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焦裕禄形象的?
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内涝、风沙、盐碱作斗争;
二是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
文章正是在十分锐的斗争中显示了焦裕禄的“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革命性格。
课文小结
1.这篇人物通讯的艺术特色:
(1)本文有典型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2.总结: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焦裕禄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公而忘私,鞠躬尽瘁……
我们要学习这种小标题式的组材方式,特别是“以言见人”的写法,更是让人物栩栩如生,事迹感人至深,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巩固拓展
迁移运用
为了宣传先进,弘扬榜样的精神,社区宣传板要开设一期“学习焦裕禄专栏”。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选择一个角度,设计一个主题专栏,选取一组与主题相对应的典型事例,来展示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可以打破小标题的限定,重新组织材料。
要求:
1.
为专栏命名,并写一段简要的专栏介绍说明。
2.
从课文中挑选出能够表现专栏主题的3-5个典型事例。
3.
用四字词语概括评价事例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或精神品格。
说明:梳理文本,概括典型事件,感知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作手法;了解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感知人物精神风貌,并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示例:
主题专栏一:“俯首甘为孺子牛”
【专栏简介】本专栏集中反映焦裕禄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选取了焦裕禄时刻牵挂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典型事件。他号召所有干部“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他将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建构为“母子”关系,对待人民群众像对待父母那样充满关爱和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以此为标题,既符合焦裕禄的形象特征,也可以增加题目的文学性。
【典型事例】
1.冒雨查看洪水,因雨天群众缺少烧火的东西,坚决不留下吃饭。
——关心百姓,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2.风雪天,安排减灾救灾工作。
——关注民生,细致周到的好书记
3.冒着风雪,访寒问暖。
——心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好公仆
【相关段落】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贫农。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
评:这段内容突出刻画了一个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关心群众、严于律己的党员干部模范形象。正因为有这样的党的好干部,兰考人民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增强了奋发图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下面是焦
裕禄陵园徽标,请介绍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寓意。不超过85字。
该徽标下方有黑体“焦裕禄陵园”五字,其上
解析:分析徽标常见的问题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拼音字母”和“树型”“书”的形状的含义分析。
采用“焦裕禄”三字汉语拼音的手写字母“JYL”进行图形创意。Y和上面的四片叶子为泡桐树形,寓意焦裕禄种树,后人乘凉。Y上部像书形,寓意其精神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