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3.2.2中心对称图形
课型:新授课
总第
1
课时
设计者: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图形关于某一点中心对称的本质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能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2.通过研究旋转及其性质,转化到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及其性质.
3.通过对中心对称图形的了解,能够判断某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学习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断.
学习难点: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中心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后编排的,是旋转中的特殊情况,为图形的变换综合应用做铺垫。
复备
教学导入
【课前热身】
桌上有四张牌,将其中一张牌旋转了180度,你能很快猜出是哪一张吗?
(课前主持人主持,并抽一小组展示,最后小组评价)
复习回顾中心对称内容,引出本节课课题:中心对称图形;并出示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及性质
阅读教材P66~P6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问题1:将下面的图形绕点O旋转,你有什么发现?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注意:
中心对称图形是指________个图形.
问题2: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连接中心对称图形的一组对称图形的一组对称点观察并思考。
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哪一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所连线段和对称中心有什么关系?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独立研究,总结自己的发现。
第二步: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针对疑难问题,若在本组不能解决可组间交流;
(2)汇总意见。交流结束后,组长汇总并统一问题答案。
(3)展学准备。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组长作主持。
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做展讲
要求: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分工合理,解题方法得当(满分10分)
第四步:小组评价: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
归纳总结:中心对称图形概念:
中心对称图形性质: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中心对称图形的应用
问题:如何用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①思考如何寻找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
②下图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及对称中心,请你补全它的另一部分.
③如图,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把他们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怎么画?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让学生独立做题,
第二步: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针对疑难问题,若在本组不能解决可组间交流;
(2)汇总意见。交流结束后,组长汇总并统一问题答案。
(3)展学准备。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组长作主持。
第三步:展学方式:抽一小组进行板演展示。
要求:
普通话,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解题思路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对提出补充和质疑的同学根据表现和问题质量酌情加分)
第四步:小组评价(从仪态、数学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分工是否合理等方面评价,满分10分)
【第三学程】当堂达标
1.解密魔术:哪一张是旋转180度后的图形?
2.
在生活中,有许多中心对称图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3.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角
B.
等边三角形
C
.
线段
D
.
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总结
知识方面:
技能方面:
情感方面:
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
四、【作业布置】分层次设计作业
均衡作业餐——基础知识型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
菱形
D
.
正方形
营养作业餐——应用提升型
2.
图中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
(1)请你先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
(2)将(1)中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请写出这个整体图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多少度与自身重合?
特色作业餐——拓展提升型
选做题:请你用无刻度的直尺画一条直线把他们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你有几种办法?
板书设计:
23.2.2中心对称图形
1.中心对称图形概念
2.中心对称图形性质
3.中心对称图形应用
【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针对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需要老师们在研读课标和教材基础上进行;
根据每课时的内容去设计学程和主问题;
针对教学导入:根据课时内容去灵活设计,但必须有;
4.针对每个学程的学法指导:并不是每个学程都要有这“三学”;可根据主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情况,合理选择:自学、互学、展学方法;
5.针对自学、选学、展学中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以“捆绑式”评价整个小组,老师们根据学程设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评价方式;
6.均衡作业餐、营养作业餐、特色作业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但有老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当堂自学
同伴助学
小组展学
互动评学
教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