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快与慢 课后培优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快与慢 课后培优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7 17: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与慢
一、单选题
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风驰电掣
D.姗姗来迟
2.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米/秒
B.千米/小时
C.厘米/分钟
D.码
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km/h=36×=10m/s
B.15.6cm=15.6cm×0.01=0.156m
C.10min=10min×60=600s
D.12.56cm=12.56×10﹣2m=0.1256m
4.用公式及其变形式描述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B.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前进了3m,以后4s内前进了12m,这个物体(  )
A.是匀速直线运动
B.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C.所受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7.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l:2
B.2:1
C.2:9
D.9:2
8.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水平直大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5s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在学校举行的一次自制机动车竞赛活动中,有两部小车,如果让它们沿相反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每隔
10
秒钟它们之间距离就增加
16
米;如果让它们以原来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时,每隔
5
秒钟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
2
米,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  )
A.1
米/秒,1.4
米/秒
B.1
米/秒,0.6
米/秒
C.0.8
米/秒,0.8
米/秒
D.1.2
米/秒,0.8
米/秒
10.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B.动车从武汉到襄阳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
11.下面给出的几个选项都是围绕与运动快慢有关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在千米/小时和米/秒这两个速度单位中,千米/小时的单位比较大
B.某同学投掷铅球的成绩为8.24米,即铅球的运动路程为8.24米
C.一个运动物体,在第一次10秒内走4米,在第二次5秒内走2米,在第三次15秒内走6米,据此不能肯定此物体一定是作了匀速直线运动
D.一列长200米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6700米的隧道,用了6.9分钟,问此火车经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
1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前进,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B.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
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
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
1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无关
C.通过相等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1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
二、多选题
15.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一定快
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D.以3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均为3m
16.笑笑坐在一辆速度为54km/h,由西向东匀速行驶的汽车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
C.该车的速度是15m/s
D.以该车为参照物,路边与该车同向行走的行人也是向东运动
17.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18.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s~4s内运动速度是5m/s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运动平均速度是2.5m/s
19.A、B两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设A物体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B物体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则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分别用、及、表示)(  )
A.A物体:
B.B物体:
C.A物体:
D.B物体:
三、填空题
20.单位换算:56m/s=______m/min;
54km/h=______m/s
2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______m。
22.我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东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8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__(选填“东”或“西”)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__m。
23.一列队伍长L,行进速度为v,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尾端跑到队伍排头,他的速度大小为v1。然后立即用跟队伍行进时相同的速度大小返回队伍尾端,则这段时间内队伍前进的距离是___。
24.一辆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全长为2000m的隧道,需要______s,以隧道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四、实验题
25.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cm,木块在A、B间滑行的时间为______s,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cm/s。
26.用如下实验测量小明短跑时的速度。
(1)在室外测出距起点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
(2)让4名同学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
(3)让小明从起点开始跑完40m的路程,分别记录小明通过10m、20m、30m、40m处时的时间t1、t2、t3、t4;
根据以上实验,4名同学需要用
______(填一种计时工具)记录时间,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利用公式
______计算出小明前10m内的速度和后半程的速度分别为
______和
______(均用题中数值及符号表示)。
27.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该实验要收集的数据是______和______。
(3)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
(4)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是:小车从斜面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参考答案
1.B
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秒,速度单位是米/秒,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A.
故A错误;
B.
故B错误;
C.
故C错误;
D.
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A.运动的时间一定时,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运动相同的路程,速度越大的物体所用时间越少,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速度相同的物体,时间越长,运动的路程就越大,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不随路程和时间发生变化,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解: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前进了3m,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12m,则物体第1s内和以后的4s内的运动状态可以是匀速、先加速后减速或者先减速后加速或者其它的运动形式都可以满足它第1s内前进了3m,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12m,故它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A
解:由题意可知,照相装置每秒闪光10次,那么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邻近的两个小球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观察题中图片,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路程最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故选A。
7.D
解:由知道,甲乙的速度之比
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货车通过大桥的速度
完全在桥上时,通过的路程
s1=100m-20m=80m
此时所用时间
通过大桥的路程
s2=100m+20m=120m
所用的时间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解:设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两车同时匀速相反方向而行,经过t1=10s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
Δs=v1t1+v2t1=16m

v1×10s+v2×10s=16m······①
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经过t2=5s,它们之间的距离
s=v1t2-v2t2=2m

v1×5s-v2×5s=2m······②
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
v1=1m/s,v2=0.6m/s
故选B。
10.B
解:A.雨滴落地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动车从武汉到襄阳的速度,反映了动车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平均速度,故B符合题意;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射出时刻的速度,所以是瞬时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
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是这一瞬间的速度,所以是瞬时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解:A.速度的单位之间的关系:1m/s=3.6km/h,故米/秒的单位比较大,故A错误;
B.铅球出手后做的是曲线运动,成绩指的是水平方向的距离,故B错误;
C.一个运动物体,在第一次10秒内走4米,在第二次5秒内走2米,在第三次15秒内走6米,则此物体不一定是作了匀速直线运动,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故C正确;
D.火车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
s=s隧道+s火车=6700m+200m=6900m
火车经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为
v===1000m/min
故D错误。
故选C。
12.D
解:AB.甲同学的速度比乙同学的大,但是题中并没有给出运动时间的关系,因此无法判断谁的路程更长,故AB错误;
C.甲同学的速度大,因此运动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更短,故C错误;
D.相同的时间内,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就越长,故D正确。
故选D。
13.B
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其运动速度和路程以及时间无关。
故选B。
14.D
解:由题中图像可知①是随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说明①的速度是0,静止不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②图像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③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④图像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②和④为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15.AB
解:AB.由速度的概念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运动的越快,故AB正确;
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时间未知,运动的路程不一定长,故C错误;
D.以3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平均前进3m,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3m,故D错误。
故选AB。
16.ABC
解:A.以座椅为参照物,笑笑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
B.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笑笑也是向东运动的,故B正确;
C.该车的速度是54km/h,即15m/s,故C正确;
D.以该车为参照物,路边与该车同向行走的行人速度比汽车小得多,所以是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BC。
17.AC
解:A.速度和路程与时间均有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v=,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没有控制物体经过的路程,只谈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不正确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v=,路程相等,用时越短,速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8.AD
解:A.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2s~4s内是静止的,运动速度是0,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内通过的距离是5m,后2s通过的距离为10m,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物体在6s内运动平均速度是
故D正确。
故选AD。
19.BC
解:AC.设A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t,由可得A物体前半段时间所走的路程
后半段时间所走路程
则A物体的平均速度
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设B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2s,由
可得:B物体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总时间
所以,整个路程中B物体的平均速度
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20.3360
15
解:[1]速度的单位换算
56m/s=56×=56×60m/min=3360m/min
[2]速度的单位换算
54km/h=54×m/s=15m/s
21.3000
解:由题意可知,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可知超声波从海面到达海底的时间,和超声波从海底返回海面的时间,是相同的,则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那么由得此处海的深度是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22.东
西
900
解:[1]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东行驶,速度快的高铁超过普通火车时,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高铁向东行驶。
[2]以高铁为参照物,普通列车远离高铁,所以普通列车向西行驶。
[3]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23.
解:通讯员从队伍尾端出发到再回到尾端所用的时间
这段时间队伍前进的距离
24.100
运动
解:[1]通过隧道所用时间
t==100s
[2]以隧道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轿车相对于照明灯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轿车是运动的。
25.4.30
2
2.15
解:[1]木块左边缘在A点的刻度为1.00cm,在B点的刻度为5.30cm,AB段总路程为
s=5.30cm-1.00cm=4.30cm
[2]木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B点时的时刻为:5min20s,AB段总时间为
t=5min20s-5min18s=2s
[3]木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
26.停表
解:(3)[1]4名同学需要用停表记录时间。
[2]在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速度。
[3]小明运动通过前10m所用的时间为t1,根据可知平均速度为
[4]后半程的路程为20m,所用时间
t后=t4-t2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v后==
27.v=
路程
时间

0.2
0.5


解:(1)[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求平均速度。
(2)[2][3]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故该实验要收集的数据是路程和时间。
(3)[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5][6][7]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
所用时间为
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BC段的距离
所用时间为
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从斜面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大。
(5)[8]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