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2(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有几瓶牛奶2(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7 12: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几瓶牛奶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会计算9加几个的进位加法的方法。
2.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
3.通过实际问题的研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9加几的多种解决方法,学会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2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老师在教学时应创设在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口算训练:开火车过卡片
学生开火车过卡片。
活动2【导入】凑十法游戏
[游戏导入]
师生开展凑十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要求学生能快速的说出一个数,和老师的数凑成十。
活动3【导入】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老师:师出示情境图: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问题?老师选择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板书:有几瓶牛奶?
老师:怎么列式?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
[板书]9+5=14
活动4【活动】探索“9+5”的计算方法
师:9+5怎么计算?
学生动手独立用学具摆一摆。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想一想: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讲解,投影展示。
教师用投影展示:小结几种方法,第一种:一个一个的数。第二种:把5分成1和4,用1和9凑成10。10再加上4等于14。第三种方法:把9分成4和5,用5和5凑成10,10再加上4等于14。并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凑十法。并请学生想一想,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拆小数最简单。
学生理解凑十法,想一想,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并根据实例得出结论:拆小数最简单。
活动5【练习】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圈一圈,要圈的是什么?和同桌先说一说,再动手圈一圈,算一算。(巩固练习:完成课本79页圈一圈,算一算。)
教师指名学生进行讲解,投影展示。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及答案。
师:不使用学具有信心把下列算式完成的又快又准吗?
学生独立完成书80页第3题登山。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订正答案。
师:课本80页的4题你能读懂吗?自己完成。
全班订正。
师:完成课本80页第5题,先读一读,看一看,再独立完成。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活动6【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师:这节课你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师补充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
作业:回家后把你今天学的本领展示给父母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