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食品放在冰箱中保存,其主要原因是( )
A.冰箱中没有细菌和真菌 B.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C.冰箱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D.低温促进细菌和真菌的呼吸
2.(2019·咸阳)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对伤口感染的患者注射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病毒
B.生牛奶加热后饮用——高温灭菌
C.夏季冰箱冷藏饭菜——低温抑制菌类生长繁殖
D.泡菜坛口用水密封——防止杂菌污染
3.(2021·蒲城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蝗虫 B.金龟子 C.蛔虫 D.草履虫
4.(2021·蒲城模拟)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曝晒所制成的加工品,色美味鲜,风味独特。腊肉能够长时间保存的根本原因是( )
A.腊肉中含有大量人工合成防腐剂
B.腊肉中的盐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腊肉中不含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D.腊肉能产生杀死微生物的毒素
5.(2021·陕西模拟)发面过程常需要添加酵母菌。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B.气体交换要通过细胞膜进行
C.可通过出芽生殖产生新个体 D.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6.(2021·陇县模拟)制作酸奶和泡菜均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霉菌
7.(2019·华阴模拟)下列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举例,错误的是( )
A.醋酸菌一米醋 B.大肠杆菌一沼气
C.酵母菌一馒头 D.乳酸菌一泡菜
8.(2018·河源模拟)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C.能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
D.草履虫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独立生活
9.(2018·河源模拟)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利用病毒造福人类的是( )
A.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B.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寄生在人体内
C.利用动物病毒防治虫害
D.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制成疫苗
10.(2018·河源模拟)请你运用所学的关于生物应用技术的知识分析判断,其中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将香菇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
B.利用酵母菌酿制糯米酒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二、实验探究题
11.(2020·陕西)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喂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喂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 0
B 10 灌喂50%每变甘蔗汁0.2mL 3
C 10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 (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 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综合题
12.(2020·陕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制新冠肺炎疫苗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其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属于 。
(3)如果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将其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条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
13.(2021·蒲城模拟)据报道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的胃黏膜表面,67%~8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该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分类上,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原因是 。
(2)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一口、粪一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杆菌属于
(3)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医生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该措施属于 。
(4)乳酸菌能调节胃肠道内正常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左下表进行处理。三周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乳酸菌灌胃处理后,能通过 的方式在小鼠体内大量繁殖。
②由图可知,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14.(2021·陇县模拟)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持续开展相关新冠肺炎的监测以及疫苗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此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并宣布该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21年3月2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7495万人剂次。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与细菌真菌等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无 结构
(2)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未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属于 。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我国一部分健康的人已接种了新冠疫苗,此疫苗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特异性免疫的较好效果。
(4)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一条预防新冠肺炎的具体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把食品放冰箱保存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慢,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食品的保存,为基础题,熟记: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使用消毒液是将细菌杀死。
2.【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A、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但不能杀死或抑制病毒,A符合题意;
B、生牛奶加热后饮用,可高温灭菌,B不符合题意;
C、冰箱冷藏蔬菜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防止杂菌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但对病毒、真菌不起作用。
3.【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植物,如衣藻,也有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中的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的。它们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4.【答案】B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腊肉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腊肉中的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极少,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B。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①巴氏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②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③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④另外还有冷冻法、真空包装法、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等。
5.【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A.酵母菌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6.【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7.【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解:制米醋要用到醋酸杆菌,A正确;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因此甲烷菌--生产沼气,B错误; 酵母菌发酵制馒头、面包、酿酒等,C正确;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或菜具有甜酸风味,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细胞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没有细胞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尽管是单细胞动物,但是它们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较叫应激性,即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可见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C、草履虫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不能形成组织、器官等层次,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细胞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结构特征,比较简单,熟记: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不能形成组织、器官等层次。
9.【答案】B
【知识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
A、病毒结构简单,自我复制速度快,可以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对人类和动物有害,比如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寄生在人体内,朊病毒可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可见B是对人类和动物有害的一面,B符合题意。
C、某些动物病毒可制成杀虫剂,来消灭害虫,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毒能制成疫苗,我们用的疫苗很多都是减毒的病毒制成的,如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乙脑,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熟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
10.【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将香菇晒干后,再抽空真空保存可以更好的保存食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所以在制作泡菜时加水密封是为了制作无氧的环境,进行乳酸发酵,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乳酸菌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所以可以用乳酸制作酸奶,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食品保存和发酵技术,比较简单,需要熟知:酵母菌发酵和乳酸发酵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
11.【答案】(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3)会
(4)细菌和真菌
(5)C
【知识点】急救常识;科学探究的过程;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B组灌喂50%霉变甘蔗汁0.2mL,C组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D组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3)分析实验结果,灌喂霉变甘蔗汁的浓度越大,小鼠患炎症的数量越多,所以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会产生危害。(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等,如果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只会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故C正确。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12.【答案】(1)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2019-nCoV”);遗传物质(或“核酸”、“RNA”)
(2)传染源
(3)特异性
(4)勤洗手(或“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冠肺炎病毒(“新冠病毒”“2019-nCoV”);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或“核酸”、“RNA”)组成。(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中断,传染病不会行流。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3)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都能起到预防作用。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3.【答案】(1)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病原体
(3)切断传播途径
(4)分裂;抑制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病原体。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而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公勺用餐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所以,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①乳酸菌属于细菌,进行分裂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繁殖速度快。
②甲组和乙组,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甲组不灌幽门螺旋菌,乙组灌幽门螺旋菌;丙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乙组与丙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4.【答案】(1)(2019)新型冠状病毒(或2019-nCoV);细胞
(2)易感人群
(3)抗体
(4)门戴口罩(或不聚集或勤洗手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真菌等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分析,未感染者属于易感人群。
(3)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当健康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后,疫苗刺激淋巴细胞,该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都起到预防作用。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 / 1陕西省初中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单选题
1.(2021·陕西)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食品放在冰箱中保存,其主要原因是( )
A.冰箱中没有细菌和真菌 B.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C.冰箱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D.低温促进细菌和真菌的呼吸
【答案】B
【知识点】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把食品放冰箱保存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微生物繁殖速度慢,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食品的保存,为基础题,熟记: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使用消毒液是将细菌杀死。
2.(2019·咸阳)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对伤口感染的患者注射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病毒
B.生牛奶加热后饮用——高温灭菌
C.夏季冰箱冷藏饭菜——低温抑制菌类生长繁殖
D.泡菜坛口用水密封——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A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解:A、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但不能杀死或抑制病毒,A符合题意;
B、生牛奶加热后饮用,可高温灭菌,B不符合题意;
C、冰箱冷藏蔬菜是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制作泡菜是通过乳酸菌发酵的,而乳酸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只有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大量繁殖,所以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防止空气进入,防止杂菌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但对病毒、真菌不起作用。
3.(2021·蒲城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蝗虫 B.金龟子 C.蛔虫 D.草履虫
【答案】D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植物,如衣藻,也有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中的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的。它们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4.(2021·蒲城模拟)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曝晒所制成的加工品,色美味鲜,风味独特。腊肉能够长时间保存的根本原因是( )
A.腊肉中含有大量人工合成防腐剂
B.腊肉中的盐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C.腊肉中不含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D.腊肉能产生杀死微生物的毒素
【答案】B
【知识点】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腊肉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腊肉中的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极少,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B。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①巴氏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②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③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④另外还有冷冻法、真空包装法、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等。
5.(2021·陕西模拟)发面过程常需要添加酵母菌。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B.气体交换要通过细胞膜进行
C.可通过出芽生殖产生新个体 D.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A.酵母菌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6.(2021·陇县模拟)制作酸奶和泡菜均用到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霉菌
【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7.(2019·华阴模拟)下列细菌和真菌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举例,错误的是( )
A.醋酸菌一米醋 B.大肠杆菌一沼气
C.酵母菌一馒头 D.乳酸菌一泡菜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解:制米醋要用到醋酸杆菌,A正确;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因此甲烷菌--生产沼气,B错误; 酵母菌发酵制馒头、面包、酿酒等,C正确;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或菜具有甜酸风味,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作答。
8.(2018·河源模拟)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C.能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
D.草履虫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独立生活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细胞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没有细胞壁,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尽管是单细胞动物,但是它们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较叫应激性,即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可见B说法正确,B符合题意。
C、草履虫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不能形成组织、器官等层次,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细胞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结构特征,比较简单,熟记: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不能形成组织、器官等层次。
9.(2018·河源模拟)下列做法中不属于利用病毒造福人类的是( )
A.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B.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寄生在人体内
C.利用动物病毒防治虫害
D.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制成疫苗
【答案】B
【知识点】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
A、病毒结构简单,自我复制速度快,可以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A不符合题意。
B、有的对人类和动物有害,比如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寄生在人体内,朊病毒可以使牛患疯牛病和人患克雅氏病,可见B是对人类和动物有害的一面,B符合题意。
C、某些动物病毒可制成杀虫剂,来消灭害虫,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毒能制成疫苗,我们用的疫苗很多都是减毒的病毒制成的,如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来预防乙脑,这是服务于人类的例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熟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有的病毒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有害。
10.(2018·河源模拟)请你运用所学的关于生物应用技术的知识分析判断,其中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将香菇晒干后抽真空袋装保存
B.利用酵母菌酿制糯米酒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答案】C
【知识点】发酵技术;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
【解析】【解答】A、将香菇晒干后,再抽空真空保存可以更好的保存食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乳酸菌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所以在制作泡菜时加水密封是为了制作无氧的环境,进行乳酸发酵,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乳酸菌在温度适宜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所以可以用乳酸制作酸奶,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食品保存和发酵技术,比较简单,需要熟知:酵母菌发酵和乳酸发酵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
二、实验探究题
11.(2020·陕西)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喂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喂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 0
B 10 灌喂50%每变甘蔗汁0.2mL 3
C 10 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 5
D 10 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 。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 。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 (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 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作为对照
(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3)会
(4)细菌和真菌
(5)C
【知识点】急救常识;科学探究的过程;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组灌喂未霉变甘蔗汁0.2mL,B组灌喂50%霉变甘蔗汁0.2mL,C组灌喂75%霉变甘蔗汁0.2mL;D组灌喂100%霉变甘蔗汁0.2mL,所以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3)分析实验结果,灌喂霉变甘蔗汁的浓度越大,小鼠患炎症的数量越多,所以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会产生危害。(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等,如果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只会加重病情,耽误治疗时间,故C正确。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三、综合题
12.(2020·陕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该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制新冠肺炎疫苗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其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属于 。
(3)如果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成功,将其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4)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条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
【答案】(1)新型冠状病毒(或“新冠病毒”“2019-nCoV”);遗传物质(或“核酸”、“RNA”)
(2)传染源
(3)特异性
(4)勤洗手(或“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冠肺炎病毒(“新冠病毒”“2019-nCoV”);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或“核酸”、“RNA”)组成。(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任何一个环节中断,传染病不会行流。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3)抗体就是病原体入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对新冠肺炎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都能起到预防作用。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3.(2021·蒲城模拟)据报道幽门螺杆菌主要“定居”在人的胃黏膜表面,67%~8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该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分类上,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原因是 。
(2)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一口、粪一口”等方式传播,引起消化道传染病。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幽门螺杆菌属于
(3)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医生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该措施属于 。
(4)乳酸菌能调节胃肠道内正常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左下表进行处理。三周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杆菌 - + +
注:“+”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
①乳酸菌灌胃处理后,能通过 的方式在小鼠体内大量繁殖。
②由图可知,乳酸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答案】(1)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病原体
(3)切断传播途径
(4)分裂;抑制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1)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幽门螺旋菌称为病原体。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而预防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使用公筷公勺用餐能有效减少幽门螺旋菌传染,所以,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①乳酸菌属于细菌,进行分裂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繁殖速度快。
②甲组和乙组,3周不灌胃乳酸菌,3周后,甲组不灌幽门螺旋菌,乙组灌幽门螺旋菌;丙组第1、2、3周灌胃乳酸菌,3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乙组与丙组对照,变量是有无乳酸菌;因此,由题图可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4.(2021·陇县模拟)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持续开展相关新冠肺炎的监测以及疫苗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将造成此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并宣布该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21年3月2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7495万人剂次。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与细菌真菌等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无 结构
(2)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未感染新冠肺炎的人属于 。
(3)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我国一部分健康的人已接种了新冠疫苗,此疫苗会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特异性免疫的较好效果。
(4)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一条预防新冠肺炎的具体措施 。
【答案】(1)(2019)新型冠状病毒(或2019-nCoV);细胞
(2)易感人群
(3)抗体
(4)门戴口罩(或不聚集或勤洗手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菌真菌等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从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分析,未感染者属于易感人群。
(3)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当健康的人接种新冠疫苗后,疫苗刺激淋巴细胞,该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锻炼身体等都起到预防作用。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 / 1